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七节 深入斗争(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部队进行野战侦察。

    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土匪不是笨蛋,也会采用骚扰战术,出其不意的攻击村子进行烧杀抢掠。不但可以捞一票,还能把剿匪支队调动的疲于奔命。因此,剿匪指挥部定下的基调是:“进入一个区域,清理一个区域,巩固一个区域。”

    除了杜变负责的十三村工作队之外,执委会还另外组织了几支类似的工作队。一旦剿匪支队将本区活跃的土匪歼灭或者驱逐,工作队马上进入这一区域;剿匪指挥部在清剿区内选择地理位置适中的村落派驻一个工作队。配有2瓦电台和若干警卫兵力。清剿区内通过各种渠道拨集到的情报资料,统一由电台汇报给临高的剿匪指挥部,由指挥部综合分析之后再根据目前各支队的位置和执行任务情况调动兵力。这样一来土匪的每个新动向,最长不会超过创、时,最短只要半小时就能让剿匪指挥部知道。部队的反应速度非常的灵敏。

    除了尽快恢复秩序之外,工作队还在各个村落它自卫组有十围的各村开始修建简单的十围“妹刚不起土围的,至少要修一道竹木的篱笆。规定了各村之间的联络信号,一村遇到袭的时候,夜里举火,白天点烟鸣锣,领近各村就发动丁壮出救。新组建起来的乡勇没有兵器,工作队就教当地人用削制竹枪,在尿中泡。再用火烤干,制成坚固耐用的武器这个时空的日本农民能够用它来对抗武士,大明农民也能够用来对付土匪。

    工作队的警卫分队就负责每天操练这些临时组建起来的乡勇,使他们熟悉手里的武器。能够根据锣声进退、排成队列。

    忻那日觉得自己快要死了,自从他因为去见相好的侥幸的从剿匪支队的突袭中跑出一条命之后。他带着几个逃出来的弟兄马上到了另外一股匪伙中去了。凭着叁寸不烂之舌和党那门手下四大金网的资历,居然又混到了一个头目的位置。

    不过,这个头目现在很不好做。在剿匪支队的不断打击下,几乎没有一天匪伙不在转移,过去他们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没有乡勇土围的村子,简直就是放在案板上的肉一样。进村就是杀猪宰鸡,酒醉饭饱之后女人随便睡。就算有乡焉的村落,过门的时候大首领喊一声。塞子里至少也得支应一顿饭打发他们走。

    现在这样的村落已经越来越少了,有土围的村落会毫不客气的给他们一顿火锐,没有土围的村落则到处派哨,一见土匪来就敲锣,各个村落的丁壮都会来,虽然这些泥腿子农民过去一听“土匪”两个字就会吓的失魂落魄,但是此时手里有了家伙,又有“竟贼”帮他们撑腰,打起来虽然没什么章法,但是凶狠异常,落到他们手里比落到剿匪队里还要惨 俘虏被大卸八块的事情时有发生。

    每天都在逃亡的路上,失掉了当的村民的供给,匪伙难得才能搞到粮食。甚至连举火做饭都成了奢侈的事啧情 因为烟火往往会引来附近的农民。竟贼们许下了一颗土匪脑袋给一百“大斤”谷子的赏格,武装起来的农民把追杀土匪当成了赚钱的门路。甚至为了争夺脑袋和尸体还爆发过两个村之间的械斗。

    土匪常用的进山躲避是无法实现的 土匪不是孙悟空,能够餐风露宿。他们一样需要粮食、衣装和住所。而能够提供这一切的山塞是剿匪队重点打击的对象。大多数山塞已经被剿匪队攻破,躲到山里去一时间固然可以安全,久了就只会活活饿死。

    手下的伙计越来越少。匪首也变得日渐神经质。每天都要发火骂人打人。结果就是匪伙里的冲突不断。昨天,不堪压迫的匪伙们火并了匪首。把他和手下亲信全部杀了,把忻那日推上了老大的宝座,来了个黄袍加身。

    如果说赵匡胤有点假惶惺的味道,忻那日却是真得一点也不想干这个首领,完全是被下面的匪伙逼迫的。他和一般的土匪不一样,长期和衙门里的人混迹在一起,知道不管谁来当皇帝,但凡剿匪总是“首恶必究,胁从不论。”自己当了首领,就成了“首恶”落到澳洲人手里不用说是要掉脑袋的 他可不想和党那门那样把自己的脑袋挂到县城门口去,任乌鸦啄食。

    但是匪伙们一起出面,自己要是不从。恐怕第一个死愕就是自己。忻那日接了这个还有四十多号人的匪伙,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为今之计,走为上策,跑出临高到檐州或者澄迈都走出路 澳洲人总不见得还要越界剿杀吧?

    但是土匪这行当之所以叫“土。”关键嚣,是得在本地活动。一离了本乡本土就吃不大开了。而且去的地方的同行也不见得欢迎他们。就算有人肯收他们入伙的,他这个首领十有八九会给火并掉。

    正在没奈何的惶恐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