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一旁殷勤招待。
陆若华能够很清楚的区分哪些人是澳洲人,哪些是他们的土著部属,哪些是当地的一般土著 精神状态和体貌,三者之间差异很大。
来得这个人,虽然身穿本的人的青布衫,头戴斗笠,穿着草鞋,还背着一个藤篓。但是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皮肤白哲。举手投足间精神饱满,意气风发。是典型的澳州人的形象。
“愿主保佑你。”陆若华画了个十字,“您是来找杜女士的?”
“是的,神父。”来人很有礼貌,“我走到这里来送药的。”
来人正是刘三。刘三接到杜变的信之后,因为忙于伺候自己的药圃,又按照董薇薇来电中说的需求,炮制了些常用药散,这样隔了几天才出发,抵达的时候整个十三村地区早已是一片太平景象了。他一身明朝人的衣装打扮,装扮成采药人,不用警卫,倒是逍遥自在。刘三来到队部,却扑了个空,杜变和董微微都不在。只有个刘四,听说他叫刘三,非赶着叫他大哥。其实刘三才出岁,比刘四要
陆若华听说他是个医生。来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但凡来亚洲、非洲传教的传教士,都掌握一二门技艺:有的是天文;有的是科技;有的人医学,有的则是艺术。用这些专门的技艺来渗透进入当地社会。
医学又是其中最有效的一门技术,唯有到了中国,传教士的医术似乎很吃不开。陆若华知道中国人独有他们自己的医学理论和草药学,和欧洲的完全不同。就想趁此机会了解了解 他最感兴趣的是针炎,董薇薇给当地人针炎的时候,陆若华看了很久,一直想知道针炎到底是靠什么理论治好病痛的?
刘三听他问起针炎,想这洋人也算识货。另一个时空里,中医在西方最吃的开的东西也是针炎。他便从人体阴阳、经络五行这套理论开始谈了,实际上刘三作为一个现代中药学硕士,对这套传统近巫式的理论是颇为怀疑的,但是针炎这东西纯属经验医学,至今还谈不上有什么科学的理论依据。
没想到这套理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