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九节 校园(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殖场的收获全都用来补贴师生伙食,能够提高自给率,减少依赖性

    “这个竹棚子呢?”萧子山走进一个竹棚,这介。竹棚几乎有两层楼高,全都用毛竹作框架。竹蔑芦席做墙壁的棚子。地面被粘合和沙子的混合物压实过。但是看不出这里到底有什么用。

    “这是校办工厂的所在地。”胡青白介绍道。

    “校办工厂生产什么

    “没有动力机,只好先搞手工活。承接点外发加工、吴旷明说把藤器和草编加工外包一部分给我们做,机械厂也答应帮我们制造几台手摇的编织机。做安全帽和草帽,另外还能做什么到会议上再协

    下一个棚子要矮小的多。里面已经做好了很多书架一样的架子,整齐的排列着。

    “这不会是图书馆吧?”萧子山想不出这里准备派什么用处 做图书馆也实在太矮小简陋了。

    大家笑了起来:“准备种点菌类。平菇、木耳、香菇什么的 ,黄大山给我们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

    “不怕造成技术扩散吗?。

    “养殖技术扩散也无所谓,甚集可以说越扩散越好。只要菌种控制住就走了。这可是黄大山的专利。”

    “我们现在去图书馆吧。”

    令萧子山吃惊的是:图书馆居然是一栋奢侈的钢筋水泥结构的尖顶两层小楼,灰色的钢筋结构梁柱镶嵌在红砖墙壁中的房子中显得特别突兀。从外表看房子戒备森严,窗户上装着铁栅栏不算,还有铁皮的包制的护窗板。门也包了铁皮,还安装了现代的锁具。

    “这里的东西特别贵重,所以才这么奢侈。”梅晚说边说边打开锁,“要不我才不肯用钢筋水泥来造呢。”

    这是一栋图书馆和试验室兼有的楼房。图书馆设在通风良好的二楼,阅览室很明亮,宽大的书库里里一排排新做的书架暂时还是空荡荡的,只有一些从广州购买来的线装书,经史子集之类,另有一部分网印出来的课本、《临高时报》每月合订本。教科书是个大问题,周洞天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