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方,纯土坯房是存在不了多久的。
“总觉得有些浪费了。”吴南海看着这座施工中的简陋小房子。他很发愁上哪里去找每次二千六百枚精蛋。因为鸡蛋少,精蛋的胚胎保存期又很短暂,所以收集到的精蛋都是给母鸡自然孵化的。
“不会浪费的。雨季总免不了要做烘干工作,这个孵坊也可以客串烘干室么。”
杨宝贵劝他不必担心:“第一批正在育雏的大概可以提供二百只。够二十个小农户养了。慢慢的批量就会大起来了。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想我们刚搬到这里来的时候才几只鸡?现在都有上百只了。增长率可是百分之几千。再这么发动群众一搞,到年底说不定还得扩建。”
“带我去看看鸡舍吧。”
“好。我先关照他们几句。”杨宝贵看了下工地上的情况,最要紧的火炕烟道已经基本完工了――这个部分最要紧,盘得好的火炕,节省燃料,传热快。盘得糟糕的,不爱热还会倒烟。也是一种专门的手艺。临高这地方当然没有盘火炕的工人,就是移民中也找不出来。完全看书操作。按照图纸施工。他向领工的人吩咐了一下,带着吴南海往新落成不久的鸡舍去了。
新的鸡舍依然采用了竹篱笆围墙,渔网遮围的散养方式,种植攀藤类的蔬菜作为鸡棚的遮蔽物。新鸡舍实现了分舍饲养。种鸡被单独圈养,蛋鸡、雏鸡和育成鸡各有自己的空间,互不干扰。便于按它们的状态添加不同的饲料。最后还有一种青铜火鸡,现在它们已经扩大大了十来只。
二百来只育成鸡正在笼网下的广阔空间里活动。看起来精神状态不错。地上刚刚洒过水,有股石灰的气味。
“这里每天定时打扫鸡粪,再洒石灰水消毒――没办法,密度还是大了些。得防着闹病。再说鸡粪也是饲料,不能浪费了。”
“我们没养鱼吧。”
鸡的消化道短,排出的粪便里还包括有许多营养物质。吴南海知道有一种循环农业就是在鱼塘旁养鸡,鸡粪喂鱼的。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