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节 红薯万能(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是太费水。为了向保证红薯加工厂的用水量,水厂还得再扩建。”

    马千瞩当然不想为红薯加工厂来扩建水厂,于是田九九就提出了新的方案。在食品厂建造一套水循环处理二次利用系统。主要是循环利用洗薯阶段产生的废水。经过沉淀和简单的化学处理之后重新使用。预计可以节约40%的用水量。

    “一盆脏水反复洗?”

    “当然不是,要经过处理的,再说也不是无限循环利用,循环几次之后就得换水了。”

    洗红薯的废水主要是包含了大量的泥沙和红薯皮、草叶之类的物质。与后面淀粉工序上的废水不同――含有的有机质成份很少,使用沉淀的方式就能除其中的绝大多数杂质,再经过一个简单的沙滤器就能重复使用了。

    不过勋素济来接手的时候,这套装置还没影,洗红薯的脏水就是直接从他脚下的排水渠道里排走得。

    “怎么样?很有意思吧。”黄大山从外面走了进来,勋素济刚想自我介绍,他摇了摇手,“莫笑安和我说过了,以后你就是这里的专职厂长了。这下我可轻松了。”

    “是的。”勋素济很想说几句“以后还要请你多帮忙”,“黄工你前阶段辛苦了”之类的客套话,结果还是憋住了说不出来。黄大山倒也不以为意,把车间和生产的情况和他大致说了一遍。

    “食品工业是个很大的门类,”黄大山说,“你既然有厨师证,也算是专业对口。”

    “要我做咸鸭蛋,腌个菜还行,这个一点也不懂。”

    “没事,多看看书就明白了。这里的一切不都是看书看来得,你以为我们谁真得在食品厂里干过?更别说这种落后的加工设备了。”

    “这还落后?本时空的最大淀粉加工厂啊。”说着话莫笑安也来了。勋素济知道这是自己的直管上司,想上去奉承几句,奈何这从来没干过这个,除了叫了一声“莫委员”之外就没再说出什么来了。

    “叫我笑安好了,不要这么客气么。”

    淀粉车间运转之后,莫笑安还是第一次来这里,他对此地的好奇心不亚于勋素济。不时东张西望的,

    莫笑安看着微微发黄的淀粉被工人从离心机里倒出来。放在一个个的竹匾上摊开,准备送到烘房去进一步拖水,说:

    “这感觉还真是奇妙。原本还是一个个奇形怪状还沾满泥巴的红薯,转眼就成了雪白的淀粉了――”他忽然问道,“为什么淀粉不是白的?发黄么。”

    “没漂白过。”黄大山解释说现代淀粉工业生产中是要对淀粉进行漂白处理的,“其实也不难,用漂白粉兑水就能漂白了。除了好看一点之外没屁用,还多出好几道工序,不上算。”

    “排水啦!”随着一个工人的吆喝声,车间里立刻发出一声巨大的水流的呜咽声,大量的废水从洗薯机里涌了出来瞬间充满了车间的排水渠。水流很急,有的甚至直接冲上了地面,莫笑安的裤腿都被打湿了。

    “你该穿雨靴到食品厂来。”黄大山看了看他们的鞋子,摇摇头,关照了一个工人几声,一会有工人拿来了两双奇怪的靴子,看上去是布做得,但是硬梆梆的。

    “这是桐油布做得高统雨鞋套,你们都套上吧,一会进车间要用的。”

    直接把雨鞋套套在脚上,它在脚背上小腿上各有一根带子用来系紧固定,这样就有一双“高帮雨靴”。这种鞋套是用桐油布做得。穿越集团现在不能供应橡胶雨靴,有些工农业生产中的液体也不是皮肤可以直接接触的。就搞出了这么一种土雨靴,土著经常把它和雨天的木屐捆在脚上一起使用。

    几个工人开始把洗薯机里的红薯取出来,装进一个个大筐子。一部分被送到碾薯机那里准备打浆,余下则被抬到了另一台大机器旁。

    “这是切片刨丝的两用机。”黄大山介绍道,“专门把红薯切片刨丝用的。”

    “有什么用呢?不是可以直接打浆吗?”莫笑安奇怪道,“难道还是准备做连城红薯干……”

    勋素济想:难道是为了晒干了好保存?

    “用来做薯丝饭什么的吧。”他说。

    薯丝饭这玩意是王田向吴南海献策的,乃是本地的贫农、佃户、长工,还包括一切勤俭持家的地主乃是士绅家吃得玩意,自然这不是什么特色风味小吃,而是一种节约粮食的手段。

    “意思差不多,不过效果不一样。”黄大山解释说。切片刨丝是为了便于晾晒烘干。干的薯片薯丝储存当然可以。但是这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磨薯干粉。

    薯干粉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