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九节 书办(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算是临高县里一等一的豪强大户了。如果他们公然不交一粒米,县衙对此又是无可奈何,很多观望中的一些中小地主或者自耕农可能会投到他们的门下。临高的秋粮征收又要萎缩许多了。这对吴明晋和王兆敏来说都是很不好的兆头――这不仅关系到吴明晋的考绩,还关系到俩人的腰包问题。对地方官来说,赋税上的浮收加派的好处是一笔可又没有风险的收入,

    想来想去,王兆敏提出只有情商澳洲人了,让他们做个表率。他以澳洲人一年来的表现来看,澳洲人不想和大明官府为敌,有时候甚至愿意花钱买个好形象,所以只要价码合适,对方不见得会峻拒。

    熊卜佑哪里知道他的算盘,心里盘算着对方到底是什么意思。

    “本县的粮赋很轻,”王兆敏见他做沉吟状,赶紧说明:“每亩官科不过三斗五升。你们那几千亩的地,由百仞村起个五百亩的课也就是了。”

    熊卜佑摇了摇头:“王师爷,这事情我得禀报执委会才能给您回音。”

    “这个自然。”王兆敏见他的意思有商量的余地,不由得大喜,连声称谢,要不是他已经很清楚这伙髡贼油盐不进的话,多半还要重重的许他一笔好处了。

    熊卜佑回来之后赶紧向邬徳做了汇报。这事情立刻引起了邬徳的高度重视,于是执委会马上开会讨论此事。

    “这是送上门来的好事啊!”文徳嗣眉飞色舞,“原本还想着怎么去说服他们,没想到自己送上门来!”

    “这不是一码事吧。”马千瞩立刻唱起了反调,“他是要我们缴粮,又不是要我们包税。”

    “虽然不是一回事,但是王兆敏这下了底裤。”文徳嗣用了一个粗俗的比喻。

    “原本我们不知道临高县对征粮的压力有多大,现在看来,他们的压力很大。”文徳嗣分析道,“从王兆敏的要求来看,起码暴了临高县衙在征粮上面存在严重的困难。”

    既然在征粮上存在困难,穿越集团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不过,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