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去,对方要么左顾而言他,要么干脆沉默不语。没有比较激动的表示出来。这让黄禀坤很是失望:以往县衙里每次要做些大小事情,总有大户竭力反对。前几年为了修一下常平仓,县里的几家有力的大户还闹出一番风波来,逼得最后此事不了了之。
“这会就这么听话了!真是些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黄禀坤暗暗骂道。不过总算说动他们肯联名,已经是很好的成就了。
他忙完了一天的事情,回到县学里。为了办事方便,他没有住有杂役伺候的学斋,而是住在“射圃”的院子里。射箭是《周礼》的“六艺”之一,所以县学也附设这一设施,不过早已荒废了许多年。黄禀坤就带着两个僮仆住这里。
刚到下处,李孝朋就来找他了。他说自己又说服了十来个同窗,愿意为这次的事情联名。
“这几个,原本就对澳洲人看不惯了,但是家里管束的紧,不敢随便应声。”李孝朋说,“现今我说有刘先生出面,他们家也不会置身事外的,才答应了。不过要打发人回去请示才成。”
黄禀坤道:“待小弟我这几天再上他们家去拜访一回,自然就都能允了。”
“还有几个穷鬼,”李孝朋道,“不过是贪图澳洲人的几张流通券,我也就许了他们些好处。这才松了口只要大家肯一起联名,他们也会跟着署名。”
黄禀坤原以为李孝朋不过是个纨绔子弟,没想到认真办起事情来还真有点本事。自己口唇生烟得说了半天没结果的事情,他不过半天就有了这样的成绩,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好,这事情还得请你多多出力。”黄禀坤道,“刘先生是我们的后盾,你让大伙不要怕――澳洲人也是极敬重刘先生的。”
黄禀坤暗中串联大户们要上书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陈明刚的耳朵里。
“哼,这伙秀才真是吃饱了撑着。”陈明刚愠怒道。
怒虽怒,事情却得应付。生员是有功名的人,一个二个的穷酸秀才不算什么,集合起来就很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