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之类原本是不屑一顾的,但是这里既然只收所谓的流通券,这套东西对他来说就变得很有用了。
双方又就辽海行分号的具体事宜作了协商。李洛由认为这间分号除了作为接洽之用,也可以进行一些零售业务,照临高目前的情况来看,零售业务未来会很有潜力,现在权作是打基础。
李洛由在和李梅等人的谈判中已经摸透了澳洲人的商业习惯。澳洲人谈生意的时候没有情面只有规矩,也不讲究什么暗示,一切都要当面说清楚,做什么都要落笔为据,所以在谈判的时候,关于这所分号的细节面面俱到的要一一谈清。
他已经知道临高最好的市口在东门市,于是明确要求地皮必须在东门市。
“可以,不过面积有一定限制。”李梅当即同意,“只能给200平方米的建筑用地皮。”
“这是多大?”
“大概三分之一亩。”
“这如何盖柜房?”李洛由大为不满,他才不要盖三层四层,连个院子都没有个鸽子楼,“我出钱买就是。”
李梅道:“东门市的地价很高……”
“多少钱一亩?我买十亩”
“看你要哪个地块。”
“什么?”李洛由想这伙澳洲人还真是够奸商的。
“东门市现在是临高的一类地区。原本地价就是最高的,”李梅不失时机的摊开东门市规划图,“您看,这几条街道属于一类地区中的甲级,地价最高。而且地块普遍偏小,东主想买十亩还没这么大的地块。”她的手指在规划图上指指点点,“您要买得地块大,不如买这边的,刚刚修好路,现在稍微冷僻点,过几个月就热闹了。很有升值潜力。”
“升值?”李洛由的概念里除了收租子的田地和有收益的山林之外,一般的地皮是不会有大起落的。而且他买地皮是为了造分号,就算地皮涨到几万两一亩又能如何?难道把分号卖了?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李洛由在东门市新开发的街道旁买下了十亩地的
-->>(第3/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