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节 组织处新来的年轻人(第5/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干部的位子名单,交给组织部分管干部管理的副部长,然后组织部部务会酝酿一个条件和范围。但是通常都是直接到人头了。然后组织一个4人组成的考察组,这里面必须有组织部的一个部领导,纪委的1名干部,两名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一起到考察对象所在的单位就某一个职位的拟任人选开始考察。第一步是民主推荐,该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一人一票进行民主推荐,这一关相当重要,必须是票数绝对多数的那个人进入下一关,否则会进入第二轮民主推荐,所以再跋扈的人,和自己单位的同事,至少是大多数同事处好关系是必要的。民主推荐出一个人选之后,该单位进行一次测评,测评就打满意,不满意和弃权,如果不满意的多了,也不行,得重新来。测评之后,考察组会和单位的大多数中层以上干部以及拟任人选科室的干部进行一对一谈话,了解拟任人选的所有事儿,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廉洁问题,如果被人上了药,那就麻烦了。考察组考察结束后,对拟任人选形成一个考察报告,给组织部部务会汇报,部务会讨论同意之后,报地区党委常委会,一般都能通过了,最后就是公示7天,没问题的话就可以正式任命了。”

    “还是相当复杂的。”萧子山说。

    “当然,其实这套制度是很科学的,在流程上规范相当的严格。这套程序,由上而下,又由下而上,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人都提不起来,问题是:由上而下的考虑是有了,但是由下而上……还是有点流于形式了。出问题的主要地方是有时候上级的干涉会扰乱整个选拔过程中。所以说有时候效果不好。”明朗说起这个头头是道,“当然还有非正规的途径。比如引进人才的直接任命型――某博士直接到某县任副县长。只需要上级组织部门走部务会提名-常委会决策两个程序就可以了。”

    “非正规的就不谈了,我们这个组织处要管理的只有五百人,不用搞得太复杂。你看这一摊的工作如何开展?”萧子山说,“关键是要服众,你恐怕也知道:元老们对过去执委会的干部任用体制是意见的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