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个可能性。”东门吹雨说,“儋州有明政府在海南的一处官仓,从这里出兵的话能够减少实现屯粮的数量,减轻后勤压力。”
古代军队在作战的时候经常搞分兵合击,多头并进战术。这不仅是有战略战术上的考虑,很大程度也是为了减少行军的组织和供给难度。
“另外,每年临高要向儋州协饷二千多石,说明儋州的卫所军户还保有相当的数量,而且有一定的战斗力。”王鼎提醒大家,“不能不考虑明军可能会对儋州的卫所进行一定的动员,来扩大儋州一路人马的规模。”
“嗯,这么说我们还得应对儋州方向的敌人。高山岭地区只有一个警备连和一个要塞炮兵连,”何鸣翻看着笔记本,“儋州方向的敌人大概能出动多少人?”
东门吹雨说:“这要看明政府打算航渡多少广东军队到儋州去。如果只是在当地征发军户,至多五百人。”
“如果明将打得是就食的主意,那么航渡去儋州的部队亦不会太少。”何鸣说,“按照情报部门的说法,大明要出动二三万人,航渡到儋州去的至少也得有三四千吧。”
再加上本地动员的卫所部队,以五千人计算。这一路人马一路开来足够让沿途鸡飞狗跳了。穿越集团要在两个方向摆开迎战的姿态,兵力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东门吹雨说:“我提议由海军建立封锁线,直接拦截这部分人马。广东军队要航渡到儋州,必然经过琼州海峡,我们甚至无需出临高境,就能在灯笼角海域实施拦截。直接将这部分部队全部俘获。”
“这件事情由海军落实。”何鸣在本子上记录了一点,问陈海阳,“海军有没有困难?”
“没有,不过海军不能保证全部俘虏敌人。敌人要是不听话,少不得要击沉几艘示威才行。”
“封锁线设在哪里?”
“设在雷州半岛以西到儋州的洋面上,需要抽调二个特务艇中队进行日夜巡逻。港口内再待命一个快帆船巡逻中队随时准备增援。”陈海阳说,“不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