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三节 鱼水关系(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薛子良又一次的耸肩,表示出不屑一顾的态度来。

    “难道你们要和日本鬼子去相提并论?”

    薛子良的新方案是:首先进行集村并屯,搞战略村。

    儋州有许多小型的村落,从独户村到只有二三十户的,广泛的存在。这些小型村落难以设防,缺少自卫力量,又地处偏僻。是土匪最为便利的宿营地、联络点和物资、兵员补给地。所以第一步就是将全州的此类村落全部撤销合并成战略村。

    “战略村的设置并非仅仅集中在儋州-临高公路两侧。”薛子良进一步阐述,“可以在其他任何有价值的地点。建立战略村不仅是控制人口,更重要的是通过战略村来扩大地盘,挤压土匪的活动空间,而不是缩小地盘固守”

    一个大型的战略村控制200~300户人家,在战略村内派遣工作队全面清查,建立政权机构,组织民兵。同时进驻一个排到一个连不等的正规军来支援和监视民兵,战略村成为一个堡垒。

    “每个战略村都会成为我们可靠的据点。我们的剿匪部队可以依托这些村子。储存粮食和武器弹药,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征发当地的人力。利用无线电调度,随时随地将各处的部队投入战斗。”

    每个战略村控制周边很大的区域,部队能够最快的速度投放到全州各地,而不是每次遇到警报或者情报再从州城或者中和公社出来,军队的反应时间大为缩短。

    如果在其他地方,推行战略村政策会爆发出尖锐的民生矛盾:农民被迫离开自己土地,而战略村本身又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提供给他们,农民失去生计,生活贫困化,最终起来反抗和逃走。

    日本人在东北搞集团部落制,虽然从剿灭抗联的最终战果上来说是成功的,但是造成农民大量死亡和逃亡,几乎是永远的失去了民心。同样,美军在南越搞得战略村也弄得声名狼藉,效果不佳。

    但是穿越者在本时空的海南岛有地广人稀这一极大的优势。相对于不到五六万人口,荒废的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