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和南头的明军发现。塘报传递到了肇庆和广州。
但是明军已经无力做出实质性的反应了。官场和军队的士气已经低落到极点,尽管根据塘报,登上香港岛的髡贼不过千把人,船只不过四五十艘,但是听闻了他们的火器厉害无比的广东水师官兵并不想和他们开仗。从屯门派来的水师战船只是象征性的到了硫磺海峡,然后就退了回去。双方陷入了一种默默的僵持状态。至于南头的明军根本没有大队人马出动的迹象。只是哨兵观察到有少量的明军探子抵达了海湾对面的沙头角地区。
对捕获的海盗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审讯,知道他们原来就是附近岛屿上的渔民。因为欠了渔栏的债务,被逼迫不过,最终决定在海上干一票。
被打沉的船是本伙的老大名叫赵亚金的渔船,另两艘被俘的是他们一个多月前陆续抢来得近海运货船。在他们被抓之前,已经得手了几次,每人都分得了大约十两银子。
货船上的船员和船主还被拘押在船上――据说在战斗的时候他们也得参战,不然就砍脑袋。还有七八个海盗是海盗船靠岸的时候在岸上不及逃走的人绑架来得。有钱赎得就放了,没钱的就一直在船上胁迫着干海盗。
当下陈海阳关照将被俘的人船就地释放,还把缴获的粮食银钱补充他们一些,让他们能够安全回家。二十几个俘虏千恩万谢的走了。留下的都是甄别出来的海盗。赵亚金已经在战斗中中了打字机的子弹送了命。
从船上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战利品,主要是粮食、咸鱼之类的日用品。据被俘的二头目梁三十供称,稍有价值的战利品都在岸上的村落里。
“是在是鱼栏的利息太重,要收三四分的利息,小人还了几年都还不清这才铤而走险的,还请副爷饶命!”几个衣衫褴褛的人在沙滩上苦苦哀求。
“当海盗也好,当土匪也好,总说自己是逼不得已的。实则多是好逸恶劳之辈!”担任广东白话翻译的是刚从净化营地出来不久的一个童生出身的读书人,他愤然对陈海阳说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