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船作为一种廉价的水运工具确实有它的过人之处,它的优点在于材料廉价易得,而且几乎不需要任何专门的造船技术,建筑工人稍微培训下就能制造,不需要复杂的船材加工:钢筋、钢丝网就能很容易的制造出骨架,几个泥瓦工浇铸水泥,几天就能完工一艘。
世界上第一艘水泥船是1848年由法国人j?l?兰波特制造。早期水泥船吨位小,工艺简单,自重大。一般只用作内河的小吨位货物运输。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因钢材匮乏,两度出现建造钢筋混凝土船的高潮。
中国自1958年起建造了大量钢筋混凝土船和钢丝网水泥船,广泛用作趸船、内河及沿海中小型机动货船和内河驳船、农用船及渔船等。中国水泥船保有量达数百万吨,居世界各国之首。60年代,美国、加拿大、挪威、新西兰等国开始试制钢丝网水泥船。因为水泥船自重大,载货比小,燃料消耗过大,其经济性始终不能达标,所以一直没有大规模的运用。中国曾经在70年代建造一艘5773吨沿海水泥货船,结果在第一次完成货运航行之后就永远的结束了航行被弃之岸边
但是按照以司凯德为首的水泥船党的鼓吹:水泥船抗撞击超过木船的。适航性和木船相当,超过钢壳船。修补也容易。不生锈不腐烂,寿命长。是穿越者的最佳应急造船方案。
殖民与贸易部的办公室主任司凯德对水泥船是如此的热心,以至于他在业余时间不断的四处鼓吹水泥船在穿越事业中是如何的“伟光正”。他不但在执委会的工作会议上鼓吹水泥船的种种好处,还经常到造船厂大谈特谈水泥船的技术问题,把造船厂的几个土著技师糊弄的一愣一愣的,都缠着造船厂和海军的元老们想知道“造房子一样的造船”到底是怎么回事。李迪不胜其烦,干脆命令哨兵不许司凯德再进入造船厂。并且宣布水泥船是“异端邪说”。
李迪讨厌水泥船――因为水泥船和海军的光辉形象不符。但是司凯德毫不死心,专门向企划院递交了他亲自设计的两种所谓标准化船――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