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百二十七节 辽东方向的合作(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越集团对参与辽东贸易有很大的兴趣,希望能够得到李洛由的帮助。

    原本以为李洛由会满口答应,没想到他面露为难之色,久久不愿意接茬。徐天琦再三追问,方缓缓开口:

    “和建奴做买卖,我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说道,“你们在这里做买卖,又不是赚不到钱,何必要与建奴贸易?”

    “我们做生意,当然是生意伙伴愈多愈好。”

    李洛由试图劝说他们放弃这个想法。首先就是路途遥远,货物运输不便。路上风险大。明朝对满清实施贸易禁运,和满清交易就是非法走私。正常的贸易尚且要应付官府的层层盘剥,何况这样的非法生意,无论是李洛由从山东到辽东贸易,还是山西商人在张家口一带通过蒙古人进行的对满清贸易,都让大明的许多官员赚得盆满钵满。

    “你们哪里知道这里面的苦处。”李洛由不由得夸大了其中的种种艰苦之处,诸如在海上航行要经历惊涛骇浪。在陆路运送,遇到盗匪士兵往往会人货两失。至于买卖货物,还要受到满清官员的挑剔、勒索和克扣。

    徐天琦并不反驳,他知道李洛由不愿意他们插手对辽东的贸易――这不仅是因为企图垄断利润的关系,也因为害怕澳洲人会“资敌”。澳洲人没有他对大明的忠诚度,必然是什么赚钱卖什么,到时候诸如粮食、铁器乃至火药大炮什么都可能去卖给满清。

    “听闻鞑子极匮粮食。”徐天琦忽然问了一句。

    “确实如此。”李洛由心思一动,莫非他们要贩运粮食给鞑子?鞑子肯出一石十两乃至二十两的行情购买粮食,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山西商人为此不惜大价钱在原本就匮粮的中原大肆套购粮食出售给满清。澳洲人也想来这一手?他们大可从广东购入粮食再去辽东倒卖大发横财。为此他赶紧补充一句,“不过,登莱一带官兵盘查甚紧,颗粒米粮不许过海。”

    “呵呵,”徐天琦笑了起来,“李大掌柜!你的心思我们很明白!不过,你总该知道,鞑子掳获的百姓,是什么处境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