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百二十八节 刘进士的病(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到整个海南,但是人口的匮乏一直是严重制约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在这个思路的前提下,对外情报局和殖民贸易部对对布点计划进行了修正:具体的布点地点不变,但是优先级做了调整――为了配合即将开展的辽东贸易和从北方接受人口的移民计划。

    根据大图书馆的建议:1631年浙江将有一次罕见的大旱灾――造成数百万人口流离失所。这是一个绝好的能够吸纳大量人口的好机会。在执委会的扩大会议上,各方估计可以从这次灾荒中获得二十万以上的人口。

    这样第一个布点就设在上海――上海不仅控扼长江口,是一个贸易良港,而且连接江浙两省,地理优势十分明显。灾民可以就近上船转运。为此,必须在上海首先设立大规模的转运基地,建立转运营地,囤积粮食、药品和其他灾民需要的物资,配备好足够的人员。

    第二个是杭州,杭州原本不是第一批布点的城市,但是要在浙江大规模的搜罗饥民,就必须有人在省城奔走,打通各项关节――中国的官府,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是对民间自发行动总是充满了怀疑。

    最后是山东的登州莱州地区。这里是与辽东贸易的重要口岸,上李洛由和辽东进行贸易也主要通过这一口岸进行转运。不过,此地即将迎来1631-1632年间的登州之乱,在这场大规模的动乱中,小规模商站显然难以幸存,因而殖民贸易部提议在登莱的外海占据一个小岛作为基地使用。而在登莱本地主要利用李洛由在当地的现有的资源。

    第一批布点预计在1631年的3~4月前完成布点,随后“山海两路”还将在南京、北京、天津布置据点。

    在使用当地人的力量上,辽东和山东方面利用李洛由,南北两京方面情报局准备拉拢高举入伙经商,以利用其背后的太监势力。除了利用他们的势力之外,司凯德和程栋都在打大太监的私人腰包里大笔银子的主意。

    李落由哪里知道穿越众肚子里的鬼主意,他只知道和澳洲人合伙是不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