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节 机械总厂(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代厂房的主流。车间之间铺设着镶嵌在混凝土路基上的轻便轨道。

    路东路西各有一个动力车间,蒸汽机输出的强大功率通过天轴传送到每个车间的顶棚上,通过许多皮带和变速箱传递给每一台机床。虽然车间的动力使用的是天轴传动,这里还是有供电的――每台机床上都有单独的照明用工作台灯,供工人们操作时使用。车间的墙壁上无论昼夜,煤气灯的蓝色火光都在防爆灯罩后面燃烧着,放射出雪亮的光芒。墙壁上固定着铸铁的水管,源源不断的向需要水冷却的机床上供应着。

    车间里弥漫着水汽、煤烟、机油和钢铁受热之后的气味,机器设备运转的轰鸣声,加工零件时候尖厉的磨擦声,装卸物料的撞击声。初次来到这里的土著无不为这场景所震惊,继而被工业的“神力”所折服。而元老们能够随心所欲的驾驭这样的力量使得土著们无不心存敬畏。

    在这里工作的归化民,是归化民中的精英。传统的农业社会里适合当现代机械工人的人是不多的。能留在机械厂工作的,哪怕只是杂工――都是心灵手巧,反应敏捷的土著,他们几乎全是20岁以下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很强。

    前工业社会的工作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废气、噪音、震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劳作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为了保证苦心培养起来的产业工人的身体健康,能长期为穿越事业服务,不仅产业工人待遇从优,而且在厂区里设置了食堂、公共浴室、卫生室和临时宿舍。在供应劳保用品上也竭尽所能。临高自产的棉纱手套、工作服、口罩,乃至劳保眼镜和耳罩应有尽有。

    在道路的尽头又是一堵高高的围墙,有哨塔拱卫的大门紧闭。行人出入只走旁边的小门,只有运送大件货物的马车或者轨道车到来的时候才会打开大门,每到这个时候,值班的哨兵就会荷枪实弹的警戒着四周,不许任何无关人员进入。

    戒备森严的大门之后,是元老院仅有的四套联合加工中心中的二套。被安装在精心修筑的专门车间里。另一套安装在高山岭地区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