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高炉炼铁的经验汇总。现在季无声对高炉能够长期稳定的出铁已经有了足够的把握。但是他依然不敢松懈,24小时全天候在车间,困了就在办公室里睡一觉,然后起来再看炉况――手下的归化民工人,他一点都不敢松懈,毕竟这些人当上真正的产业工人最长的也不过一年半而已。不良的习惯和思维依然占据着主导模式。高炉工人里的新工人特别多,老工人成分少,自己不盯紧一点更容易出事。
在他的日夜监视之下,48小时之后高炉的运转已经完全正常。季无声根据投入的铁矿料和焦炭的数字进行换算,高炉转化率大概有079的水平――这个水平不高,现代高炉普遍可以达到1的水准。不过他并不担心,只要继续改进投料比和造渣工艺,转化率达到090左右他是有把握的。即使按照079的水平,每日的生铁产量就远远不止50吨。高炉的产能要比预计的高得多。
为了庆祝一号高炉的正式投产,元老院下令给芳草地的学员们增加额外的配给,包括学生们最喜欢的水果糖。多年以后已经成长为帝国中坚阶层的“芳草地的孩子们”还会常常回忆起当年时时得到“特别配给”的美好日子。每到增发配给的时候,学生们会在教室、宿舍和操场起立欢呼“万岁”――大家都知道这是在元老院的正确、光荣和伟大的领导下,帝国向前迈出的新步伐。
同时,2月9日在《临高时报》内外两版上均刊发了套红通版标题新闻。归化民不用说,和元老们打交道比较多的土著们也知道,报纸上一出通红大标题就说明元老们又有了什么大事发生了――多半还是喜事。县咨局的委员们看不大懂报纸上的满篇“新话”的文章,但是县咨局有一位专职联络的“女髡”,每次县咨局开会的时候多半是由她来解释报纸和文件的内容。大伙听得唐糖说了这是能出十多万斤铁的大炉子之后虽然不知道有什么具体的意思,但是从元老们的郑重其事中还是了解到此20事意义非凡,马上很知趣的以县咨局的名义写了一份“贺信”,写在大红纸上吹吹打打的送到东门市去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