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节 贸易(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棉布、棉纱就超过了东印度公司开展对华贸易以来各种纺织品历年对华销售的总额。事实上,东印度公司不仅没能销售多少棉制品给中国人,反而每年从中国商人手里进口大量的“南京布”运销。

    显然他们对纺织品有很大的需求。范?德兰特隆想。不过棉制品上恐怕他是无能无力了,这些东西大多是英国人在运销。巴达维亚没有棉制品的库存,除非派船从印度采购了运来――时间上显然来不及。

    至于生铁和金属就更加匮乏了,不管是铁器、铅和铜,目前为止他们要么从欧洲运来,要么是从中国和日本进口。原本就相当的匮乏,无法出口。

    不过巴达维亚有大量的荷兰麻布――这是荷兰的一项大宗出口工业品。因为价格低廉,在欧洲市场上实际上形成了倾销。当时有人形容它的价格低廉到“最穷的人也能用它来制作衬衣”。此外,他还准备运去一些优质呢绒。呢绒在中国虽然不能畅销,但是作为奢侈品一直是有人购买的。

    考虑再三,又反复了研读了这本小册子。范?德兰特隆最终为“马格德堡”安排了一张货物单,准备运往临高销售的货物有:大量的香料、荷兰麻布和原木,少量优质呢绒。因为从小册子上看到澳洲人穿着的衣服多半是蓝色和灰色,他判断澳洲人缺少除了靛青以外的染料。有在货物清单上加上了苏木之类的染料。最后,他又装上了几百包本地的稻米。即使欧洲人在东印度也只能以稻米为主食。

    由于荷兰人当中没有人去过海南岛,但是他们知道临高的确切经纬度,而且荷兰人经常前往越南贸易,对当地的状况并非一无所知。参考海图和搜集到的情报,范?德兰特隆大致知道临高就在琼州海峡之中。他只要走前往越南的航线,抵达越南之后再折向西航行,进入琼州海峡就能找到临高。

    “马格德堡”号起航之后,穿过巴邻旁海峡,航经苏门答腊岛,菲律宾群岛,经过三十五天的航行,抵达了金伯兰湾,在当地补充了粮食和淡水之后,“马格德堡”号将航向转向东北,准备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