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五节 眼红(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海捕鱼。第一批列入目标的是北部湾海域和东沙、西沙海域。

    天地会派遣独孤求婚到鸿基,准备在当地搞一个渔业站。作为渔业合作社渔民在北部湾捕鱼的休息、修船、避风的港口和渔获加工点。当然,长远来说最合适的地点应该是在海阳――也就是旧时空的海防港。

    在鸿基设立渔业站,增加渔获量之外,海军还冀望以鸿基为据点,通过收购当地渔民的渔获,出售补给品、提供修船服务、小额贷款和强制推行捕鱼税软硬两种手段逐步渗透整合北部湾当地的渔民。北部湾原本就有不少中越渔民在当地捕鱼,旧时空的历史上,北部湾的渔民不论中越,一直是华南地区海盗的主要来源之一,当地的海盗还曾经一度在越南的西山政权时代大放异彩,成为西山政权的海上力量。

    独孤求婚到了鸿基之后不久,第一批渔业合作社的捕鱼船队来到了鸿基。这是个试验性的小型船队,由14艘渔船组成,最大的不过百吨,最小的只有三十多吨。但是装备精良,组织严密。除了专门的捕鱼船之外,有几艘船专门运载处理渔获的盐和木桶,轻型的船只充当侦察船,在各处进行试验性的捕捞以确定哪里的渔获最为丰富。

    捕鱼队由海军的二艘i型三角帆巡逻艇负责护航,确保没有任何人能来打搅合作社的渔民。

    合作社的捕鱼队在亚龙湾的试验性捕鱼行动大获成功。实际上只用不到四天就满载而归了。这一成功使得原本还想观察下北部湾捕鱼效果得农业部和天地会立刻发动起来――决定马上在鸿基加大投入,在当地建立渔获加工厂。

    鸿基的开发就如同滚雪球一般不可遏制的迅速扩大起来。很快就有十多艘大中型船只在临高-鸿基航线上定期航行了。运走煤炭,运来鸿基建设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在运来一百多劳工之后,贝凯给企划院发电,要求不要再运来纯体力劳工了――鸿基附近的农民不断得前来,许多人还是拖家带口。而在海阳的大昌米行更是源源不断的运来的当地招募的工人。人力来源相当的充裕。贝凯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