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九节 运作流程(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制一个对照本就会成为一个复杂的课题。”从事过erp工作的元老表示这是不切实际的“大跃进”。

    “没有这么复杂,”司凯德振振有词,“这个系统二战的时候可就有了,那时候哪有你说得东西?”

    他继续解释道:分类代码的用途是把不同的东西分给不同的人干。一个大类分给一个后勤部门:比如电子科、液压科。一个小类或者几个小类分给一个人或者一个小组。具体的管理就直接落实到人,谁管的东西出问题,档案不规范,或者跟不上发展,就扣谁得工资。

    原来的流水号依然是流水号,继续按照顺序排,这部分用总目录管理。

    “……我们虽然没有计算机,但是这些代码完全可以用归化民的文职人员进行人肉管理。用图书馆的检索技能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培训,掌握使用卡片索引和编制档案的技能。以我们现在的技术发展水平,标准代码的大类顶多用10几个,小类用不了100个,编码总量顶多几万个,有二三十人的专业队伍就能管很好,顶多再加几个监督员负责查错。”

    在没有it系统之前,fsn就有一套完整的纸面体系,通过表格运行。这个制度用了几十年。即使有了it设备和软件之后,这个纸面系统依然作为备份存在着,只不过现在是从数据库里被直接打印出来留底。

    “为了给大家进一步说明这个体系是如何运转的,我以香港造船厂为例来说明。”司凯德说道,“其实主要就是表格操作,各种活动有各种活动的表。”

    比如船厂要20厘米的某种型号的船钉,就可以把需求表给给广州站。广州站就通知有资质的土著作坊、工匠来报价,然后签合同买货。大波航运的作为收货代理拿着表格挨个签收,再转给施建涛,德隆凭签收单据付款。

    造船厂每个车间每天把领用计划报给库房,库房根据消耗量和存量定库存计划,计划获批之后转给配套部门再找广州站下订单。大波航运收到船以后,同时接受维修配件,根据配件的消耗率,设置警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