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也做过类似的事情――检疫营地那边,我们每个月都派人去协助工作的。第二次反围剿之后清理战场,登记俘虏和战利品我们的学生也去了不少,应该是有经验的。”
邬德笑了笑:“我之所以带老付来,是想看看你们学生的纪律性和军事素质的水平。现在看起来,你们的学生军政素质都是一流的,完全能够满足需要。”
发动机行动的项目组准备成批的调用学生到台湾和济州岛从事难民登记和管理服务。另外准备在山东的临时营地里也配备一些人。
“你知道,这次不仅是打仗的问题,民政事务的工作量很大。光靠军队是不行的,归化民干部也不够用。我就只好把主意到到你们这里来了。”
胡青白和袁子光对视了一眼。显然,这次不是临时派十来个学生给行政机关几天忙或者每周派些学生去检疫营地扫盲。而是大规模的外派。
芳草地的学生到外地出差的事情过去也有,但是最多也就到了琼山和三亚。现在要出岛服务,还要跑到济州岛和台湾!
胡青白小心翼翼道:“准备要多少人?”
“大约二百名。”
袁子光大吃一惊,脱口而出:“恐怕不行。”
目前国民学校的全部学生有三千多名,大多数都是十四五岁以下的孩子,而且大多是最近一年才入学的初小学生。高小部的学生总共才三百名。现在邬德一开口就要二百名,等于是把高小部全给拉走了。
胡青白也说:“这是在太多了。你知道,我们攒这些高小学生不容易啊,还准备从中培训出我们的第一批中学生呢,你这么一拉走,起码要耽误他们一年的学习。虽说不直接打仗,但是在海上飘着,搞不好遇到风暴海难,再搞个什么水土不服什么的,死掉一批就太可惜了。这学生可不比螺丝钉,一根钢材进去,出料口就源源不断的出来。哪怕死一个都亏大了。”
袁子光连连点头:“不是我们要拖后腿。台湾本来就有疟疾的问题,学生的年龄又小,身体还没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