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所有马匹进行甄别。对马匹进行检查、评估和分类。
有病的马匹被单独分出来,关到病马棚进行治疗。那些健康的,可以役使则按照公母分开。尼克注意到掉膘现象比较普遍,不过马匹大多还算健康――看来济州岛冬季相对降低的气温对马匹的健康还是有利的。
掉膘解决起来比较容易,只要加强管理,多添加精饲料,很快就能恢复。
不过,几乎所有的马都没有挂掌,马蹄也没有经常修磨。许多马的蹄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这对马匹的使用来说是很不利的。
尼克知道这在东亚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特别是民间的马匹,基本都不挂掌。因而特意带来了大量的工厂制造的马蹄铁,还专门带来了一名专门修配马蹄铁的工匠。
学兵们中间有人是学习过如何给马修蹄挂掌,他当即安排人给马匹修蹄挂掌。自己则对挑选出来的健康马匹的生殖状况进行甄别。
总得来说,这批济州监营和朝天浦驿站使用的马匹是相当混乱的。其中既有老马,也有年青马,有母马、阉马,也有没去势的公马。马群成分杂乱。
他大致量了下每一匹未去势的适龄公马的体高,最高的131,最低的105。平均体高大约有120。
这样的体高,即使和普通蒙古马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是偏低的。无论是用作骑乘还是挽马,都嫌单薄。甚至不如山东驴的平均肩高――足足有130。
尼克知道,现代时空的规模饲养的蒙古马,公马平均体高大概有130,母马也能达到125。济州岛的蒙古马显然是不合格的。
不合格的原因显然和没有科学的繁殖有很大的关系。济州岛本身的马种就是矮马,即使经过输入蒙古马的改良,这一基因还是存在的。如果在种系繁殖上没有很好的控制,就会造成马匹质量低劣。
显然,本地的马匹繁殖十分粗疏,公马去势不严格,一些劣质公马没有去势就直接投入役使。也没有和母马分开,可以想象一到春季马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