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他的口令,各级士官迅速将命令传达到位。1个步兵连在小山坡前的坡地上展开了75宽的二排战线。二挺打字机配置在侧翼――12磅山地榴虽然炮身很轻,但是弹药靠人力携带不便,朱鸣夏就没有带。
乡勇连和辎重连在队伍后面,拱卫工作队和沿路收容来的难民。
这种队形在当时是很新颖的,特别是奇怪的单薄战线――以当时的火器水平来说还不足以支撑如此薄弱的战线,正当聚集起来准备迎战的叛军奇怪这是啥狗屁阵型的时候,朱鸣夏端起他的sks-d率先打响第一枪――一发命中一个叛军,726毫米的43弹穿过他身体后还击中另一个叛军。这种步枪经过现代改装后射击非常舒服,曾经就有不懂军事的元老把它误认为它是ak-47。半自动射击模式火力也足够凶猛,在本时空,自动火力更多情况下是浪费弹药。
第一枪打响后。黄熊立刻下令齐射。战列按照操典的要求连续齐射二次,聚集在一起的骑兵顿时乱了套,尽管二百多米的距离使得射击的精度大打折扣,但是叛军集中在一起正好使得米尼步枪能够发挥集团目标火力的优势。
二波铅弹横扫叛军的队伍,惨叫声,马嘶声顿时乱成一片,中弹栽倒在马下的人立刻就把负伤受惊的马匹践踏身亡。
“自由射击!”随着朱鸣夏的命令,一百多支步枪争相开火。随后两挺打字机也吐出火舌,叛军纷纷中弹坠马,有些没被射中的叛军见情况不妙策马就跑。
朱鸣夏连续打出半夹子弹也只再多留下一个人,二百米以上的距离的距离要想命中移动目标很靠运气,他就不浪费子弹了。
“停止射击!”他命令道,“骑兵去收容马匹!动作要快,工作队、乡勇连控制难民!”
他注意到难民们在刚才的战斗中一阵骚动,似乎又有要移动的趋势。必须马上将局面控制住,否则人群一旦溃散就无法达成目的了。
他刚才用豪华阵容和超大排场驱逐几十个叛军一方面是迅速稳定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