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待遇――毕竟要让他们掌握汉语汉文才能有效的对其加以利用。
金五顺也在扫盲班学习,虽然普通话学得不坏,但是认字写字的水平就含糊了点。
她弟弟从墙壁上的一个篮子里拿出了一卷纸打开:这一卷纸上的四个字她认得二个:“济州”。他弟弟读了起来:“济州新闻”。
《济州新闻》是由济州岛前委编撰的一份对开小报,专门针对济州本地的百姓和难民营的难民。不定期出版。济州本地稿件写好之后用无线电拍发的形式发出,由《临高时报》社负责具体编辑和印刷出版。
执笔的人基本都是元老――归化民干部还不能够按照“元老的作文”模式来写报道。因为针对的对象是文盲和半文盲,所以遣词造句尽量简单,用字也尽量用笔划少的。内容以本地新闻、各种行政命令和简单的教学科普内容为主。一部分内容就是摘抄自《临高时报》。
报纸的头版头条是黑色粗体的“行在快讯”,大致就是临高时报的报纸摘要。
“马袅工业区二号高炉已于本周点火一次成功!”
“为博铺公社工人新村三期今日动工,预计将在六月底完工。完工之后,将为工人提供一百二十四套住房,预计将大大缓解工人住房困难的状况……”
“本月十日,炮舰春潮号在博铺造船厂正式下水,海军军令部部长陈海阳少将出席了入水式……”
这些来自“行在”的消息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新奇。然而这让带路党们感到了自己并不孤独――有一个幸福的乐园正在他们生活的悲惨世界之外,虽然这个世界离他们如此的遥远,
他读起了头版新闻。头版新闻是关于济州岛即将召开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消息。内容很简单,更类似一种“告示”。虽说如此,这姐弟两人还是对里面的很多词汇似懂非懂,只是大概的知道首长们要叫全岛上的人都推出头目来会议,商量以后的岛上的事情该怎么办。
金五顺因为是“干部”,参加过几次归化民干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