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节 吴家的早晨(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老家的煤球定额暂停了,改送木材厂的下脚料做火灶的燃料,每天一大包,看着够多,其实就只够一天用。

    橘姐一边往灶台添料,一边拉着风箱送风,好让灶台烧的更旺。橘姐夫家姓刘,叫刘阿水,他们夫妻大概50多岁,广东佛山人,本是渡海来投奔在工厂工作的亲戚,但没找到人。找工作的时候,因为他们年龄偏大,体检被认为不适合在工厂从事重体力劳动。就被列入了轻体力待分配名单。

    正好吴南海需要人帮忙看护小教堂,同时家中也需要佣人和车夫。所以他们在通过办公厅和政治保卫总局的审核后,成了的吴家的仆人。因为元老是否可以拥有家奴的问题并未经过讨论,所以他们签署的是雇佣合同而不是卖身契。

    他们夫妻两人住在小教堂里,橘姐每天5点半先到家里来帮厨,然后负责这个家的家务劳动――初晴现在也是农委会系统里的一员主要归化民干部,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过多的照顾家庭了。刘老头负责给吴南海拉车和干些杂活。

    “相公,早餐做好了。”

    初晴说着话端着一盘子早餐过来,摆上了八仙桌。早餐的主食是青菜泡饭:昨天晚上冷饭加水和切碎的青菜煮的,下粥的菜是天厨食品厂出品四种酱菜拼碟:橄榄菜、酱萝卜、虾油小黄瓜、四川风味泡白菜。每人另有一个煎蛋。

    “原本我想做皮蛋粥的,但是昨晚上忘记磨碎米了。”初晴解开背后的围裙带子,“明天我一定做。”

    “不碍事,这样也很好。”

    餐前照例是餐前祷告后,吴南海领头念祷告文。

    早餐后,初晴正在收拾碗碟,想起了门铃的声音

    这时响起敲门声,橘姐去开门。随后来禀报说是一名元老院的信差来了。

    “请他到客厅来吧。”

    信使来到客厅行了个军礼:“报告首长,特侦队教导分队学员杨兴福前来报道。这是我的特别通行证。”

    吴南海核对了下上面的照片和名字,能够进入元老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