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典正要说话,忽然从敌军营中响起来战鼓声,角声,海螺声。接着,有千军万马的奔腾声,喊杀声。大家都听出来:登州城内的叛军已经倾巢出动向营寨冲杀来。祖大寿催促道:“请大人火速移营,再做计较。”
孔有德偷袭得手的第二天,李九成就在城中得到了鹿庄主派来的密使送来的偷袭成功的口信。他原本将信将疑,一直没有举动。不过他吩咐手下的将领们秣兵厉马,随时准备出城厮杀。
这天忽然得报官兵营寨中人喊马嘶,乱糟糟的,知道发生大营内必然是有了变故――多半是粮道被断的消息已经传到营内。李九成自己是辽东旧将,对关宁的行事作风十分了解,知道这必然是关宁将领危急之中在跑路了。他狞笑一声:“真是天助我也!”当即命令全城击鼓鸣炮,又派许多亲兵满城呼喊:“官兵粮道已断!”
随后他全身披挂,亲自率领一部分精锐为前锋,率领三万步骑兵向大营进攻,希望趁着混乱时候一举将山东行营的主力击溃。
此时,行营中战力最强的关宁诸营已经开始奔逃,余下的四川、河北、山东各镇的人马也随之逃跑,一时间诸营大乱,争相奔逃,朱大典、谢三宾等人被人挟持着扶上马背,一起打马而逃。
时值雪后,天寒地冻,关宁诸军多为骑兵,先一步已经逃走,其他各镇多为步兵,徒步在积雪中几乎寸步难行,被叛军追及,顿时如鸟惊兽窜,毫无抵抗。溃逃和追杀一直持续入夜,官兵有很多人被杀、被俘,在混乱中溃散的更是不计其数。
朱大典等人在逃跑中几乎为叛军追及,几次都动了自杀的念头,最危急的一次,他身边的亲兵全被冲散,幸好这时候一支打着屺母岛旗号的骑兵突然出现,一排火枪打过去,将叛军杀退,将他们接应下来。
朱大典惊魂未定,见到对方不过一百多人,领头的只是个年轻军官,头戴厚毛毡的范阳笠,身穿棉长袍,胸前腰间束着布带子。身边的一百骑,个个都和他一样的装束,斜背鸟铳,腰佩战刀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