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节 人口分配(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杨云估计着,吴南海的提出的三个农业县要分配十万人口的方案就是借着这个东风来得。

    不过,杨云心想,企划院的想法可比这些部门的领导人要复杂的多。

    在这份企划院的给出“指导比例”和“基本原则”,杨云已经初步拟定了一个人口分配方案。

    济州岛,预计安置5万契约奴。这样就形成了对当地朝鲜族人口五比四的均势。再配合从济州岛大量招募朝鲜治安军和后续移民的引入,大约在一代人之后就可以完成语言上的同化。确保济州岛成为元老院的“牛马羊和柑橘之岛”。

    这5万名契约奴主要作为农业移民进行安置,在当地充作农委会直辖农庄、牧场的农牧业工人。

    在粮食供应上,登陆之前,济州岛本身粗放的农业大约可以勉强养活4万人,在引种土豆之后,粮食产量就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以至于在1632年就可以大批外运供应山东等地,可见其农业生产潜力不小,在引入大量移民和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之后,济州岛农业不但自给自足不会有问题,还能够输出相当份额的农牧业产品。

    台湾台南地区:目前就地安置的难民有1万人,计划再安置25万。这25万中的主体是霸王行动中从福建沿海掳来得福建百姓,再加上一部分山东难民。

    以福建移民为主体,显然不符合元老院的“打破封闭地域性”的要求,但是台南目前的水土改造尚且完成,北方移民水土不服,死亡率很高,福建移民对台南地区的适应程度相对较好,存活率要高些。这样加上先期登陆的开发的农垦台南联队,整个高雄-台南地区安置的移民人口为4万人。另有可以吞并的先期由郑芝龙等海主组织移入的4万多人口。

    台南地区从1631年秋天开始就着手开始开荒,加上后来不顾死活投入大量奴隶进行土地开发,截止1633年1月魏八尺已经完成了他计划中的开荒10万亩。这些农田虽然是“生地”,产量有限,但是台南水热条件好,水稻、甘薯、豆子轮种,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