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九节 慈善事业(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生产队的成员,大致知道本地的桑园,基本按照每亩240株的标准栽种的“高干桑”,树干较高。产叶量按照管理精心程度和施肥数量多少有些不同,不过亩产800~1200斤桑叶的平均月产量还是能达到的。

    以山庄引入的高产桑树条外加科学管理,李幺儿有充分的信心可以达到亩产1000公斤的水平,

    话是这么说,不过这是几年后的事情,眼下凤凰山庄的养蚕业还得依靠外购桑叶过日子。桑叶这东西又不能事先采摘,只能到市场上采购。一旦蚕进入到三眠之后,桑叶的价格就会暴涨,还可能会出现有价无市的状况。所以如何确保蚕业生产队的桑叶供应就成为赵引弓之前最重要的工作。

    最为简单的方法,自然是收购桑园或者直接购买桑叶,收购桑园自然最为稳妥,不过一时半会要买入位置合适的桑园并不容易――养蚕场在凤凰山庄,桑园如果距离太远运输成本未免太大。而且桑园的税课很重,现在凤凰山庄里开辟的桑园全是开荒所得,只要衙门里稍微打点停当,就隐瞒着一直不起课,但是已经在册的桑园想不交税赋就难得多了。赵引弓谨慎起见,决定暂时不买桑园――今年李幺儿的工作主要是育种和实验性的缫丝,桑叶的需求量有限,随行就市也无不可。

    原本他并不太关心桑叶的供应问题,对升斗小民感到负担沉重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是九牛一毛。

    但是自从他想搞蚕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控制蚕农,进而控制蚕茧之后,他又有了新得想法:从各方面搜集来得种种情报来看,江南的养蚕业和雷州的糖业一样,是十分依赖于贷款。

    在这种行业里,谁能够控制贷款谁就能分得这市场上最大的一杯羹。

    通过贷款控制农民,这是天地会的惯用手段,在雷州也是靠着这个逐步搞成雷州糖业组合的,因而他早就在着手准备自己的小额放贷计划了,还让德隆的杭州支行搞了几个方案出来。

    而且去年秋天,浙江北部地区,杭嘉湖地区大旱,从八月至十月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