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弓的提醒,刘知府当然是明白的。
“‘以商代赈,振兴市面’,这八个字说得好,只是如何实行下去?请先生教我。”刘知府摆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以商代赈,振兴市面只是方针,虽然新奇。但是具体实施起来依然是躲不过“钱粮”二字。刘知府想知道的就是这位赵老爷如何无中生有的变出钱粮来。
“大人言重了。‘教’字是断断不敢的。只是学生的一点鄙见,其中的难处也颇多。”
“但说无妨,只要学生能够办到的,一定尽力而为。”
“困难当然很多,言不胜言,也不敢麻烦大人;只要力所能及,我自会料理,请大人放心。流民断然不至为患。”
赵引弓这一番话先摆明了态度:慈惠堂还会继续收容外送难民,只要地方上不予干涉,难民们形成流民集团,危害秩序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刘梦谦微微点头,有这个前提,万事就好办多了。至于难民去了哪里,不管他的事。
赵引弓又接着说道,虽然流民问题可以解决,但是恢复生产依然是重中之中,为了不误农时,贷给百姓种子耕牛势在必行。只是现在官府和赈荒局都拿不出钱来。
“……学生思前想后,倒是有一法子,可谓公私两便。”赵引弓到这时候才亮出底牌来。
“什么法子?”
“丝!”
刘梦谦脑筋极快,马上意识到这位赵老爷打得是生丝的主意。这倒不足为奇――生丝的利润很大。不过远水难解进渴,生丝登场的时候插秧的时间已经过了。关键还得看他这个“公私两便”的算盘怎么打?
赵引弓说:杭州虽然去年受了旱灾,但是对蚕桑户的影响却不是很大,特别是桑园受干旱气候影响不大,去年入秋到现在也没有进一步的灾情,桑树的长势很好,今年的桑叶收成应该不很问题。所以蚕茧收成可以确保。
他的方案就是,用将招商局募来得五万两银子作为预购款支付给赈荒局,由赈荒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