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成为沟渠,沿路桥梁不全不说,已有得大多非常简陋,有的不过是河面上几根毛竹木板捆扎架设而已。
环岛工程出了儋州之后,沿途各县更加荒凉,条件愈发艰苦――连单良这样在d日前就常年干野外工程的人都觉得不习惯,在旧时空,哪怕是最荒凉的施工地点,在附近总有一个小镇,镇上照例有家川菜馆子,有几家洗头房,还有个能供应热水的小旅馆。
但是1631的海南岛,哪怕是最繁华的县城按照21世纪的标准也只是个破败的小镇。更别说消遣的地方了,单良随着工程队一路前进,连个当地土著都很难看到,途径的地方大多是无穷无尽的蛮荒之地。别说吃饭洗澡“大保健”,就是找个有遮盖的地方睡觉都难。旱季骄阳似火,雨季是阴雨连绵。纵然身为元老享受最好的生活待遇,但是在工地上待上一个月,吃得苦比旧时空去野外干一年都多。
“奶奶的,你们这帮阴谋家,老子和你们没完!”单良当初“女仆革命”出来挑头的时候就有了自己被打入另册的心理准备,不过没想到自己会落到这个地步。当然了他也没法说自己不去或者这是“被迫害”,因为整个临高电信包括李运兴在内人人都轮班要上工地。
从女仆革命结束之后,临高电信就进入了“跨越式大发展”,先是在临高县内各要点间布置了县内短途电报网,接着随着“夏季觉醒”、“海南治安战”的展开,临高电信渐渐扩大为“海南电信”,电报网建设遍及全岛,作为电信的骨干成员,有着丰富的电信工程经验的单良很快就高升为电信总公司工程部总负责人。不但要上工地,还要频繁的往来于各个工地之间“指导工作”。结果就是单良这几年在临高待得时间加起来也不过六个月。
如此频繁的出差不能经常抛头露面的活动,也无法串联维持原来的人际关系,连存在感也刷不到。而“宅党”在凭借强大的物质基础拉票后来居上,钱水协上位成功,俨然成了一般元老的代言人。不仅如此,吴南海凭借茶社也收拢了大量的人望。在前有堵截后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