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百二十四节 河源街(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兴隆有心卖弄,添油加醋的胡吹了一番。林铭听前因后果,不似有官府的背景,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他最怕有同行来临高:广东的锦衣卫系统的中下层人员他差不多都见过,里面有熟人就惨了。

    两人边聊边走,一路畅通来到河原街。

    街道上依然是粉灯高挂,粉红的灯光照在青石板路上,说不出的旖旎。王兴隆熟门熟路,引着他往里面走。林铭见这条街并不宽,只能让两辆“澳洲车”并行而已。街道的一面是文澜江的河滩,全是砂石。土堤上种满桃柳杏树,临高冬暖,此时绿芽已萌,枝头上满是花苞。另一边都是二层小楼,密密麻麻的挨在一起,和东门市的街道很是相似。只是店门口没有伙计招呼,显得颇为安静。

    门前挂着帘子,招牌是一式的――大约是同一个地方做得。除了同样的粉色灯笼,照例还有一块黄色的木牌,牌子上大书:风俗业经营许可证。下面又有甲类、乙类、丙类等等,下面又是大食数字。门前没有龟奴妓女拉客招呼,取而代之的是半人高的立牌,写着各种他不懂的词汇:什么毒龙钻、冰火五重天、天女散花……不知何解。旁边还有牌子,罗列着妓女的小像,看上去密密麻麻,蔚为壮观。

    “啊,全道,你说这家的姑娘如何?服务可有特殊?”

    “不行,差远了。我带你去看看什么叫惊为天人,那女子的肉包可是……走走走,就在前面。”一个穿着髡贼服饰的男人拉着另一个人往前疾走。

    “肉包?女子?服务?”林铭就听见那么几个词。不由得暗暗狐疑,这行院也太奇怪了,莫非是澳洲的习惯?至于“风俗”二字,更是不知何解。

    街上行人甚多,三五成群,说笑喧哗。有的是直奔主题,有的却是犹豫不决,看了一家又一家。间或也有几个醉汉,摇摇晃晃,有的干脆就趴在路边的石凳上呕吐起来。街上除了寻欢客人,亦有许多人力车停歇着等候客人,卖小吃小贩自然就在一旁设摊。

    看得出这里做买卖的人虽然多,秩序却很好,地面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