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街这条过去唯一可算“繁荣”的大街也变得冷冷清清,原本这座县城里的常住人口就不过三四千人,城内有大量的空置官房和荒地,现在干脆连县前大街这样的地方也出现了因为无人居住而渐渐坍塌的房屋了。
百姓们都跑了,原本一直住在城里的缙绅大户们也开始觉得住在这个死气沉沉的地方很是不便:城里虽然也整修过道路,清理了垃圾。但是城内的市政建设相比之东门市等地就是天上地下:因为道路狭窄,城里没有公共马车通行;没有下水道,在东门市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的卫浴设备在城里只能当作摆设,既然没有下水道,铺设煤气管道也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不管是煤气路灯还是家用煤气灯,在县城内都是没有的。
最糟糕的是现在城里几乎没有商业,除了买药之外,几乎任何东西都得上东门市购买。而缙绅大户们已经见识了东门市新富豪们的住宅里的种种享受,便再也不能忍受原先的生活了。许多人都把家搬到了东门市沿文澜河新开发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的高级住宅区去了。
人口不断外流,于是在东门市、博铺,甚至紧挨着黎区的南宝的房价、地价都节节高升的情况下,城关镇的房地产价格却在一路走低。
这正好迎合了办公厅扩大行政办公区的需求。
这里虽然是经济发展上的死角,毕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周边没有工业,少了一分喧嚣,多了些宁静。县城又有高高的城墙,对内控保卫十分有利。
最早对外情报局就看中了这里的好处,把培训机构设在城内,后来又有若干机关在城里设立了分支用以分流日益庞大的机构。
现在办公厅要用这块土地来解决日益膨胀的机关单位安置问题了。百仞城当初为了设防方便,面积控制的比较小。过去机关小,一栋二层小楼就能安置下一个部,眼下家大业大,机关膨胀的很厉害,办公用房已经不够。
要扩建的话势必就要增加百仞城的面积。但是东门市的发展一日千里,原本百仞城和东门市还保持着相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