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节 机构改革(三)(第5/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理下的本时空百姓,经登记入籍手续的,不论种族、民族、国籍、性别。均为归化民。

    《关系法》将归化民细分为三类,依次享受不同的政治权力和公民待遇:

    第一种是“元老家属”,包括:元老在本时空出生的子女;元老有正式法律手续的归化民配偶或同居关系存续中的生活秘书;元老在办公厅办理过收养手续的养子女。

    第二种是直接为元老院服务,接受过净化程序的干部、工人(含农业工人)、军人和学生。在黄区以外活动的,暂时不能接受净化的,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亦可归入第二种归化民行列。由元老院购买,经过净化的契约奴和元老私人拥有的奴婢亦在内;不包括从东南亚输入的奴隶和判处终身苦役的囚犯。

    第三种是在元老院公开统治下的,未接受过净化但是已经登记入籍,正常缴税的本时空土著。

    土著,不在元老院直接统治下的本时空百姓均为土著。

    《关系法》规定,元老与归化民、土著建立婚姻或者同居关系的,必须向办公厅进行报备;收养子女的亦需及时报备,未能及时报备的,元老院不承认其民事关系。

    元老可以通过购买、继承、陪嫁、馈赠等形式获得奴婢。但需按章缴纳奴仆税。奴婢在地位上等同于契约奴,属于第二种归化民范畴内。元老院有义务有责任对奴婢进行净化,并且接受政治保卫局的审查。奴婢只允许在家务劳动中使用,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奴婢不得出售,不得转让。元老不再需要奴婢后奴婢由办公厅赎买。

    元老可以任意雇佣经过净化,政审合格的归化民进行家庭服务。但是不得进行生产经营性活动。

    元老不得接受土著或者归化民投献,除非是得到元老院的批准的职务行为――投献的财产亦属于元老院,而非个人。

    元老私人长期资助归化民和土著的,或者私人收徒的,必须向办公厅报备,上报受资助人姓名、家庭情况、受资助内容等项目。不得籍此建立任何形式的主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