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节 发行手段(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背书。”陈策阐述完新货币发行计划之后加上了这句结束语。

    刘翔说:“我不是置疑财政省的政策。但是……但是,老百姓对纸币可是一点好感都没有。我们现在拿出纸币发工资、买东西。恐怕,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市场接受度不高,总不能搞强迫贸易吧。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陈策说:“这个自然,不然财政省何必再给你加拨二十万元的银币?就是为了减少流通阻力嘛。”

    刘翔心道这明明是在广州缴获的战利品!企划院把一府两县广东布政司的官库都翻了个底朝天,弄到了二十几万两库银上交国库,现在拨给广州二十万元不天经地义么?就算有杂色损耗的问题,你们还漂没了不少!

    但是在如何处置战利品上他并无发言权。只好做出诚恳的感谢状:“要你们多支持啊。我这里的抄家银子断然不会少,只求财经省要多多考虑我们作为新货币试验区的特殊性。”

    陈策说:“你放心就是。新币制不仅仅是广州的事,更是关系到整个元老院大业的事。”

    既然财经省已经定下了基调,那么他刘翔只有“坚决执行”。今天晚上的会议实际就是按照财经省的发行计划布置工作。

    郑尚洁说:“我有个问题。如果新货币还是要靠米来背书,岂不是我们还得规定一块银元能买多少米吗?”郑尚洁迟疑道,“等于是变相的米本位。”

    “不,郑局长,你的概念不是米本位,而是限价政策。”陈策说,“市场上米、盐、布的价格由市场去决定。在一定幅度内上涨或者下跌都是允许。我们要做得是通过市场手段来调节物价,维持物价的稳定。”

    郑尚洁忽然意识这件事的工作量有多大,她惊呼起来:“这样的话我们岂不是要控制城里的所有米店布店,还是准备大规模开国营商店?”

    “不,没这么夸张。”张易坤说,“我们只要控制住批发渠道就行了。”

    林佰光点头:“不错,广州的生活必需品其实都仰仗外地供给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