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门帘、火炉、烛台、烛剪、卷袋、炉炭;又有场食:点心、莲子、干龙眼、炒米、酱瓜、生姜、阿魏……
这许多东西一个篮子里装不下,还要被行礼卷。有钱人家,自然是有仆役背着送到门口,进了门,花几个钱便可以叫场内的夫役老军代劳;普通人家就只有自己劳力了;再等而下之的,连凑齐考篮里的米菜都不够,勉强凑些需用的东西带进去。
曾卷哭笑不得,因为报纸和报名处早就说了:此次公考,分笔试面试。笔试合格才进面试。而笔试只考一天,午饭也由政府统一预备,用不着备下这许多物件。
和母亲好说歹说,才算是免了带这几十斤重的考篮。只将考试须带的物件包了个包袱带着。曾卷道:“我看澳洲人干部和当兵的都有个布带挎包,又能带东西,背着又方便。只可惜没出买去。”
正说着话,忽然见张毓带着伙计,拿着食盒来了。原来他知道今天是曾卷公考的日子,特意将店铺里的点心装了一食盒送来。
“阿卷,我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张毓说道。
一对朋友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曾卷的心中说不出的温暖。这半年多来,正是张毓为他的公考事业修桥铺路,花钱又费力,完全出于计回报的友情,有友如此,夫复何求?他激动地点了点头。
“子玉还没从临高回来。他若是在广州亦是要来为你壮行的!”张毓说道。说罢又对袁舒知说了些勉励的话,最后,连明女也出来说了几句吉利话,祝贺舅舅和“阿公”“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说得袁舒之双眼湿润――他是个无亲无眷之人,何曾有过天伦之乐,如今得这小女孩子一句关切的吉利话,心里亦是异常激动,对明女说:“好丫头,阿公一定飞上天!”说得大家都笑了
别过亲朋好友,曾卷和袁舒知便踏上了公考的征程。
公务员考试的地点设在原来的大明广东贡院。因为这次招考岗位多,这次报考人数激增。仅发出去的准考证就有2000份以上。广州也没有这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