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兵力驻扎,工兵连夜开辟整修道路,以便天亮之后在榜山入驻炮兵连。桂江就牢牢地控制在第一混成旅手中。
现在除了部分岗哨,大部分伏波军战士已经进入了梦乡,此时朱鸣夏刚刚巡视完城南的部队,又专门登了一次榜山。
榜山战斗的报告半个小时以前已经送到他面前,榜山战斗伏波军和随军民夫合计阵亡十九人、伤六十七人,官兵遗尸体二百具以上,俘虏超过了四百人。单从这个伤亡比来说微不足――这还是没有算上炮轰桂江浮桥时明军伤亡的数量。
缴获报告对他来说那是完全没有意义了,明军抛弃的各式各样的火器除了给企划院回炉之外对军队毫无用处,榜山上也没有多少存粮。
总得来说:啃了一根硬骨头,没什么肉。
但是明军在防守榜山上的战术不得不让朱鸣夏重视。他和许可亲自上了一次榜山,仔细的观察了明军遗留下来的工事和丢弃的武器。还专门询问了几个俘虏,召集参战的军官士兵开了个小小的会议,了解战场上的第一手材料。
从战场的遗尸看,榜山上的明军明显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传统的明军,有着甲有不着甲;另一种不穿铠甲,穿的行袍号衣要短小的多,更为合体。身上有类似伏波军使用的弹药帆布弹药装具。随身有火帽和纸包弹药,附近一般都遗落有南洋步枪。
这大约就是情报人员说的,由“奸细”训练的明军的“新军”吧。
许可正带着助手在榜山阵地上拍照绘图,军事情报局正在搜集相关的情报。特别是搜集南洋式步枪。每一支遗留在战场的南洋步枪不论是否毁损都会被捡回来,损坏的要拼凑成形,以便他们确认敌人大概使用了多少南洋式步枪。从枪身上的枪号,大致还可以查询到出厂日期和销售情况。
关于南洋步枪的外销,在元老院一直有争议。不论是夸克向东南亚土邦的销售,还是在山东向各路明军的销售,都引起过争论。毕竟卖出去的枪可是不长眼睛的。但是这种贸易不但利润极高,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