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a></i>
穿孔卡片的每一列都能够存储1个英文字母,其方案为: 12-1 A 11-1 J 0-1 / 12-2 B 11-2 K 0-2 S 12-3 C 11-3 L 0-3 T 12-4 D 11-4 M 0-4 U 12-5 E 11-5 N 0-5 V 12-6 F 11-6 O 0-6 12-7 G 11-7 P 0-7 X 12-8 H 11-8 Q 0-8 Y 12-9 I 11-9 R 0-9 Z
“三行区上打孔,搭配1-9数字行打孔,共有3x9=27中方案,除去0-1位置表示特殊符号‘斜线’,刚好能表示26个字母。有意思的是,之所以用0-1表示斜线,则是因为整个方案中,就只有这个编码两个孔的距离最近,技术实现难度较大。此外,其他的特殊符号则可以用每列穿3个孔的若干方案解决。霍勒里思代码里仅用了8号孔作为搭配的孔,但这同时也揭示了,3孔编码在技术上是可能的。”<i><a href="/7460/" >封神决无弹窗</a></i>
“之所以提到3孔编码,是考虑到中文编码的问题。”
这时会场出现了不少窃窃私语的声音。中文的编码是元老院应用穿孔卡的一大问题。当年穿孔卡计算机没有在国内自行生产,用途也不广泛,实际并无标准的中文编码方法。
穿孔卡比起元老们熟知的数据存储载体,容量实在小得可怜,每张18.7x8.3的卡片只能存80个字符,还只是英文字母。如果要是政府或者商务的业务处理也就罢了,大不了多用标准编号,比如几年前司凯德和洪璜楠力推的国家标准代码体系,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仅就眼下人口普查的需求来说,性别、籍贯、出生地、出生时间、现居所、文化水平、家庭成分等问题其实都可以很容易地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