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百一十一节 数据中心的归化民(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外设有通气扇外,和一个冷库也差不多了。<i><a href="/2638/" >异世尘缘作品目录</a></i>

    这里执行着极其严格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比之冯诺的机房毫不逊色。从另一个时空带来的温湿度计严格监测着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设备在最佳的温湿度下运行。专职人员每十五分钟就会巡视一次各处的温湿度计,一旦指针超过了相应的区域,就会立刻采取措施来调节。

    采用这样在徐元老看来有些丧心病狂设计的原因,是穿越早年间BBS上码农间的一次大讨论。对于元老院中的各路工业党人来说,码农们看起来是最没有前途指望的,究极穿一代们一生,也没有谁指望能够做出二十一世纪水平的电子产品来。尽管有人提出方案觉得未来可以搞一个简单的八位机,但徐元老估计能够搞出个临高版的ENIAC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这样一来,如何尽可能的保持以电脑为代表的精密电子产品的使用效能和年限,就成为了各位还愿意留在本行中的码农,和对基于电脑数据库的数据化管理有格外偏爱的企划院的一个大问题了。<i><a href="/2639/" >横刀斩天无弹窗</a></i>

    为了确保设备能够尽可能的延长寿命,物质条件得到许可之后,数据中心新大楼在设计时就充分进行了考虑。尽管目前的元老院还做不出完整的防静电地板,但在机房的地板下的确有铺设在铁质框架上的铜网,并有导线直接接地。为了保证安全,机房本身没有任何窗户,完全依靠电灯照明和机械通风。为了降低成本又高效节能的实现温湿度控制,设计者基本拷贝了煤气冷库的设计理念和材料工艺,最终就形成了现在看到的样子:十几台电脑分列在房间两侧,中间是一个相对宽阔的通道,需要输入的表格从一端小门递入,完成后直接从另一端小门送出,负责输入的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