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百一十四节 数据公开(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徐老五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数据继续腹诽道――他很清楚这些数据是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才采集生成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制定政策和法律最重要的依据,堪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i><a href="/3171/" >末日教皇</a></i>

    不过,对后世的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来说,这些报告却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权威信息来源,颇有一些博士狗从中挖出了自己论文的核心素材。当然,这一切就和徐元老无关了。

    等到检查完报告中的数据,确认已经符合了发布的格式与标准,并通过内部工作流将其提交给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企划相邬德之后,墙上的时针已经越过了晚上八点。

    本来这时候徐亦成应该回家去休息了。不过今天夜班还有很多工作要完成。“后台”的冯诺也没有走,所以他决定留在这里加班。一来看着点输入员们,四天王虽然已经下班了,但是夜班里还有输入错误率勉强及格的“御三家”,也得盯紧一点才行。二来国务卿办公室和企划院都和他打过招呼:很快会在广州设立第二个数据和计算中心,要他做好相关的规划和方案。<i><a href="/3172/" >女总裁的特种兵王</a></i>

    显而易见的一件事就是,由于元老院的电子设备的储备吃紧的状况,所以临高的数据计算中心将是他们的有生之年最强大的数据计算中心――这些已经建成的设施,投入运行的设备都不会考虑拆卸搬迁的问题。

    这么一来,在广州的数据中心要如何配置设备、安排人员就成了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即要考虑到维持住临高这个计算中心的原有规模和能力,又要尽可能增强广州这个新中心的计算能力,还要考虑到未来开设第三个计算中心和储备件的问题。

    如果仅仅只要考虑储备问题,事情倒还算好解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