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百二十五节 卡片复制(第1/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于是冯诺又对制表机的数据处理模式进行了调整。

    之前制表机被设计成逐列读取穿孔卡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即便每列的读取仅需0.1秒时间,80列读完也要8秒,这还不算卡片传送所需的时间。冯诺仔细思考后,认为在实际应用中,每张穿孔卡实际并非所有列都需要做统计或累加操作。

    以工资统计为例,穿孔卡上不可能仅有工资数额的相关数据。相反,更多的列应该用于保存工人的姓名、性别、部门、工种、工号等信息,而姓名区位码、部门代码、工种代码、工号之类的信息是没有必要做统计的。

    因此,现有条件下,每次仅对一项数据进行统计就足够了,甚至如果某项数据是多位数、分布在穿孔卡的多列上,每次仅处理一位也是可行的,反正统计结果最后也需要人工再求和。<i><a href="/17816/" >超级大导演作品目录</a></i>

    如此一来,制表机在处理每张卡片时,就仅需读取卡片上的某一列数字并累加,速度自然大大加快了,而且也更省电。

    冯诺又花了两天简化改造装置,终于使制表机的每小时卡片处理能力稳定在3000张以上,这应该能够满足元老院的一般性统计计算需求了。美中不足是,如果要计算的某项数据有3位数,就需要过3次机器。从易用性的角度来说还是不够方便。不过现在冯诺是为了验证技术思路,具体到实用化阶段还要做更多的改进。

    攻克了制表机,实际上大部分机械机构和继电器控制机构已经研发成功,其它类型的机器不过是更改设计、增减和组合部件而已。在穿孔卡机系统中,重要性仅次于制表机的分类机,就是把制表机上用于控制拨动数盘、实现累加功能的继电器,改为分别控制多个送卡机构、把在基准列的不同数字上穿孔的卡片送到不同卡袋。<i><a href="/17817/&

-->>(第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