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太大意外,他在炮术培训班的时候,教官提到过这点:不要小瞧城墙的厚度,以伏波军的野战炮兵,甚至是攻城炮兵装备的火炮来说,没有哪种大炮可以轻而易举轰塌夯土城墙的。<i><a href="/3304/" >九星杀神作品目录</a></i>
即使他们有海军的130mm线膛炮,要啃开城墙着实困难。不过,炮火至少已经完全摧毁了城头的防御体系,在望远镜里,他已经看不到有活动的明军官兵的活动迹象。
按照陆军过去训练的攻城战进攻模式,此时就可以发动突击了。步兵用云梯登城,炮兵和轻步兵火力压制城头守军反击。一个冲锋突击下来就可以拿下城墙。不过,南城外的部队只是“牵制”――对南墙佯攻,了吸引敌人注意力,真正主攻方向是北面,以图封住明军北逃的退路。
张大炮实话说不大能理解首长的“作战决心”,按照张大炮的设想。如果集中手头所有炮兵火力,再加上珠江特遣舰队西支队的配合,轰塌一段城墙打开一个足够宽的突破口,然后工兵搭建浮桥,步兵们通过缺口便可迅速进入城内。击溃敌军。<i><a href="/3305/" >修真之覆宇翻云无弹窗</a></i>
要这么搞,张大炮无疑会获得梧州战役的首功。
但是作战方案却是另一个,南城佯攻,主攻在北面。在作战会议上,朱鸣夏大致阐述了这一作战决心的理由。
第一,伏波军的总体思路一贯是以打歼灭战的方针。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为重,强调歼灭战,不提倡击溃战。所以不能采取简单的击溃明军,让他们开溜到广西各地。
第二,据城内情报人员传回来的线报,明军准备放火烧城。按预判,伏波军一旦快速进城,知道城破在即的明军势必立刻纵火,很有可能只会落得个与梧州城玉石俱焚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