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启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节 挖壕(第5/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于壕沟前的鹿砦,无法用一次短促的冲锋完成作战任务。<i><a href="/2130/" >仙阙无弹窗</a></i>

    从地形看,明军不但构筑了凸角工事,还吸取了日式山城的一些利用地势构筑工事的做法。进一步加大了步兵突击的难度。

    思前想后,杨增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壕沟来对付壕沟。

    在仔细观察了明军的阵地之后,杨增认为,强行冲锋进攻会导致很大的伤亡。要想减少伤亡,只有尽可能地减少冲锋距离,那么挖掘交通壕前进的方式就是最优的选项了。于是杨增下令工兵们准备好步兵铲,就是为了给挖交通壕做准备。

    伏波军的工兵装备的工兵铲被称为32年式工兵铲,杨增不知道,32年式工兵铲是旧时空PLA列装的第二代工兵铲的仿制品,兵工厂的几个元老本来想仿制的是第三代工兵铲,但考虑到第三代工兵铲许多功能其实是本时空工兵用不上的,其复杂的结构,现有工业体系也难以批量制造出合格产品来。而第一代工兵铲,元老们又嫌其结构过于简单,功能过于单一,于是也被放弃了。于是旧时空仿制自苏联二战工兵铲的第二代工兵铲就成为了唯一选择。32年式工兵铲采用第二代工兵铲活动铲头的设计,可折叠起来放入背包,也可把铲头折叠成90度,然后拧紧固定螺栓,变成一把小锄头。为了便于工兵们使用32年式工兵铲格斗,32年式工兵铲单面开刃,必要时可以当成斧子拿来肉搏。部分32年式工兵铲一面被做成了锯齿状,实现了锯的功能。<i><a href="/2131/" >网游之一剑凌霄作品目录</a></i>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310节

    ----------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