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大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论势(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过“吴王类我”这种暗示性非常明显的话,给了吴王李恪无尽的希望。

    谁都说不清李世民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才会把江山继承者的人选搞得如此暧.昧不明,似乎每个皇子都从李世民的言语里看到了希望,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烟火,如果把李世民比喻成后世谈恋爱的女人的话,李世民这种女人简直就是处处留情的白莲花绿茶婊,人尽可夫且被鄙视至死的那种。

    “你真正的对手,只有魏王李泰,只有这一个,你明白吗?”。李素严肃地盯着李治。

    李治的表情仍旧很惊愕,显然哪怕对手只剩了一个人,他也没有产生太多的兴奋。

    “太难了,子正兄,此事不提也罢。”李治摇头道。

    李素不满地道:“你连一个对手都打不过?”

    “魏王兄太强大了,我确实没法跟他争。”李治很光棍地认怂。

    “为何?”

    李治瞪了他一眼:“你真不知还是假不知?自太子兄长谋反被废黜后,朝中开始大清洗,魏王兄在朝堂大肆安插幕僚谋士占居要职,而且父皇近日对他的恩宠似乎比以往更隆厚了,光是丝绸布匹和银钱,都是一车车往魏王府送,所有皇子里,只有魏王兄一人得此殊荣,如今朝臣和民间都在议论,他们都觉得下一任的东宫太子非魏王莫属了,以魏王得圣眷之隆,东宫太子之位不可能是别人的,现如今已有不少朝臣投奔到魏王那一边去了。”

    “这是你看出来的?”

    李治不好意思地笑:“我哪里懂这些,是听李绩伯伯说的,他是并州都督府长史,平日没事我喜欢在他府里闲逛玩耍……”

    “李伯伯也觉得魏王是下一任太子?”李素皱眉问道。

    “这倒没有,李伯伯很谨慎,与我闲聊起朝局时只是摇头说,目前形势并不明朗,所谓圣心难测,大家都猜到的事情,不一定真是那个结果,其中变数甚大。”

    李素点点头,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哪怕没有预知历史的能力,也能比别人看得更透彻。李素相信这不仅仅是李绩的看法,说不定李靖,程咬金,牛进达等这些老将们应该都是同样的看法。

    “殿下,此事若说有变数,这个变数只能应在你身上,你想过当太子吗?”。李素低声问道。

    李治摇头:“我年纪太幼,且性子太弱,当不了太子的,父皇一直对我的性子不满意,我知道。所以太子的人选不可能是我。”

    李素叹道:“殿下妄自菲薄了,你有没有想过,陛下希望大唐的下一代帝王是个怎样的人?”

    李治闷闷地道:“反正不是我这样的人。”

    “此言差矣,殿下试想大唐如今的国势,自从高祖皇帝陛下晋阳起兵,一直到贞观年,历今已有二十余年,这二十余年里,陛下领着一群忠心老将南征北战,大唐周边的强国所余者不多了,从洞.突厥,到薛延陀,再到吐谷浑,都被大唐王师平定,或是沦为大唐附属,如今周边未曾征服的只剩下西边的吐蕃,和东边的高句丽,而这两个国家,相信也已列入陛下未来五到十年的战略之中,可以说,不管能不能实现,至少在陛下的有生之年,确有将这两个国家平灭的计划,所以,在陛下的心里,灭掉这两个国家之后,大唐还有敌人吗?”。

    李治第一次听到如此新奇角度的剖析,不由大感兴趣,闻言思忖片刻,然后摇头。

    李素接着道:“朝野皆以为陛下对扩充国土的雄心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大唐必然会一代接一代永无休止地征伐下去,但我并不这样认为,陛下是雄才伟略的帝王,他不可能不知道‘盛极而衰’的道理,一个威服四海的国家,无论再怎样强大,一旦到了穷兵黩武的地步,这个国家终究会慢慢衰弱下去,那时内忧外患便会频频而生,江山社稷便会陷入风雨飘摇之中,这是陛下必然不愿看到的,所以,我再问你,你觉得陛下希望下一代帝王是个怎样的人?”

    李治迟疑片刻,小心翼翼地道:“守成之君?”

    李素笑了:“不错,大唐该征伐的国家在陛下有生之年已平得差不多了,未来大唐的敌人并不多,说是天下无敌也不过分,华夏数千年国威,大唐这一朝达到鼎盛,青史风光,一时无两,可是反过来说,大唐立国二十余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大规模的对外用兵,国中无论百姓人丁还是国库粮草,都已是一损再损,陛下想必非常清楚,该到了让百姓和国库休养生息的时候了,昔年秦灭汉兴,高祖刘邦称帝后欲大作为,当时的丞相萧何上谏,劝刘邦无为而治,刘邦纳其谏,对内施仁政,去秦法,后来曹参为相,萧规曹随,亦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