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配合你的。”
王桩愕然道:“有啥用意不能跟我说?”
“因为以你的智商,我大约要跟你解释一个时辰左右,嘴累是小事,主要是心太累,回头你去问侯大将军吧,他比你灵醒。”
拍了拍他的肩,李素笑道:“去吧,丈夫功名富贵当从马上取,既然决定上沙场,一定混个人样出来。”
王桩点头:“你也保重,人在朝堂,凶险不比沙场小,凡事小心谨慎。”
与李素和父母弟弟妻子道别后,王桩转过身,大步走向远方。
李素仍站在村口一动不动,静静地看着王桩快要消失的背影。
离愁别绪,直到此刻方才渐渐涌上心头。
相比自己在危机四伏的长安城殚心竭虑,王桩其实活得比自己更潇洒更单纯,想要博一份军功,拎起行李说走就走,除了家人朋友的担心,他的身上没有任何负担。
王直的神情有些低落,兄长的离开令他黯然神伤,也令他多了几分感悟。
各有各的前程,明刀明枪在战场上厮杀,大隐于市如影如魅勾心斗角,都是各自选择的路,大家走的路不同,多年以后,能否在同一个终点相遇?
贞观十八年八月十二日,李治大婚。
长安满城欢腾雀跃,只因李世民下了特旨,今夜长安可放开宵禁。
权贵的婚礼与百姓们并无太大关系,不过放开宵禁可就实实在在挠中了长安城百姓们的痒处。在长安开宵禁可不多见,每年也就上元夜和中秋节才有,今日晋王大婚,没想到陛下竟也开了禁。
李世民这道旨意当然不完全是普天同乐的目的,前些日李治蒙冤,差点把小命搭进去,李世民愧疚得不行,这些天想方设法补偿他,为他的大婚开一次宵禁算不得什么,其次就是做给山东士族看,让他们知道朝廷与山东士族的联姻是何等的重视,何等的欣见其成。
山东士族果然很受用,长安开宵禁可谓是皇帝陛下给的天大的面子,绝对要用脸兜
-->>(第3/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