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的防御。
果然,在爱丽完成对“黑鲨鱼雷发射装置1.0”鱼雷生成没多久后,海面上出现了三艘巨大的身影。
按照浩二的意思,三艘靶舰分别被安排在距离爱丽5公里,10公里和15公里的位置,就浩二初期目标,小泥鳅们能击中15公里外的目标就已经很满足了。
毕竟是阉割过好几次的货色。
“该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某未来提督对他家的舰娘下达发射指令!
鱼雷发射和舰炮开火完全是两个不同等级的动静。
6米长度,533毫米直径,鱼雷就是一枚又黑壮粗长还硬棒棒的巨大棒子,而且不是火箭助推模式,初期它的起始速度甚至还没人游泳快。
这么一枚鱼雷入水,也就咕咚哗啦一朵大水花而已。
但很快的,小泥鳅表现出来的超凡性能差点让傻白把红茶杯甩出去。
黑鲨鱼雷头部形状为平顶锥形,螺旋桨为11+9叶对转桨,采用电池动力驱动,内部配置4组铝氧化银电池结构,安装了4个电池组模块。
进入水中的鱼雷快速电池激活动力,用高能量电池的电力推进,使得鱼雷快速进入巡航阶段。
现代的鱼雷或是导弹都有一定的共同性,包括它们在攻击动作上的表现。
如果把一整段攻击距离比作一个整体的话,它被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的发力阶段,中间的巡航阶段,最后的攻击爆发阶段。
真正的黑鲨鱼雷射程据说能达到90公里,其中四分之三的距离以巡航速度(基本是20几节)行进,最后四分之一距离才飙升到50节直击要害!
常规巡航速度都二十几节了,这已经是二战早期时候很多鱼雷的冲刺航速了。
而爱丽第一次攻击的还是5公里外靶舰,鱼雷在下水的同时就已经进入冲刺阶段,迅速攀升到四十节以上的航速扑向海面上的目标。
这是什么概念?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