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荆楚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一章 愚计(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汉武帝时,不再玩这套把戏了,第一功臣不再任相邦,第二相邦之下新设司直,司直不仅仅是御史兼计相监督财政,而是直接监督相邦的作为,比秩高于相府长吏,仅在相邦之下。再后来,连相府都没了,尚书取而代之。尚书是什么?尚书不过是曲台宫明堂几个管理文书的书吏,他们本就是少府官吏。

    制度上,君权一直在扩张,直到相权完全消失,但有些君王能够跨越制度,独掌全权,赵政就是这种情况。两年以来,借着熊启通荆一案,赵政大刀阔斧,楚系势力被他清理的一干二净,再也不能在秦国政坛翻身。

    而后他就发现一个问题:楚系管理清理完后,填补进去的官吏未必比楚系官吏更好。楚系官吏在大王之外还有一个约束,来自熊启个人的约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入得了楚系外戚的眼,当年穰侯看不起范睢不是没有道理。

    依秦律,官吏有罪,推荐的人也有罪。楚系要在秦国政坛长青不倒,推荐官吏虽不至于个个都是白起、王翦,也不能是范睢、郑安平。楚系官吏下去了,新任命的没有派系的官吏毫无节制,什么金都敢拿,什么钱都敢贪。

    对吕不韦,赵政有办法;对楚系外戚,赵政也有办法。但蝗虫一样贪婪的官吏,赵政没有丝毫办法。秦国本就是靠无数官吏支撑的,包括右丞相王绾,赵政想换就换,但他无法舍弃整个官僚组织。官僚组织没有了,秦国也就没有了。

    关东四国将铸钱之权交由子钱家,他还大为高兴,但治粟内吏董易却指出了即将发生事情:秦国的贪官污吏必会抢购子钱家发行的债券,造成秦国金银短少。

    官吏贪钱已成惯例,战事为要下,赵政还能稍作克制。官吏将贪污来的金银钱货运出秦国,购买敌国债券,这种通敌行为赵政就无法克制了。

    “大王,臣以为此乃杞人忧天。”打消几次念头后,少府卿郎晟还是开口说话。董易是大内,他是少内。大内少内,统管整个秦国的钱粮物资田亩。

    “少府卿既以为此乃杞人忧天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