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荆楚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 难处3(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闻荆人之所言,方知马非高大者可负甲,乃体重者可负甲。如此,牛越重则力越大,若有逾三千斤之秦牛,一车可两牛挽曳而不需四牛,如此,牛少也。”

    “这……”王敖也听着甄平之言,“如此国尉府要各郡县遴选重牛?”

    “然。重则力大,虽多食,也少于四牛。”甄平说到这里从怀里掏出一片木椠,道:“此小人筹算之数,请大将军过目。”

    “每牛每日食一百二十斤……”王翦下意识接过,看着上面的数字,最让他吃惊的是最后面的数字:“……每日需至五千五百车?”

    “然。”甄平道,一旁的刘池等人已在瞪眼了。“如此八万八千余辆牛车足以。每车两牛,二十万重牛足以。虽每日食一百二十斤藁料,亦比前者省之。”

    “逾三千斤之仆牛,此牛需二十万头,难也。”刘池不高兴甄平不先禀告自己而直接禀告王翦。“便有,何以证两牛可挽六千斤之巨?”

    “逾三千斤之牛其力倍于马,四轮马车出自荆国,荆国一马挽一千斤,故四马挽四千斤。然荆人少以仆牛挽曳,未必是一牛挽一千五百斤,或一牛可挽两三千斤不止……”

    四轮马车学自楚国,楚人为何以四马挽曳四千斤,秦国不知道原理。楚人为何以四牛挽曳六千斤,秦国也不知原理。

    挽力、挽重、各种道路(车轮)情况下的摩擦系数,这些只有大司马府作战司、军备司才知道原理和参数。其中虽有试验,可从一开始熊荆就是这样要求的——内战期间内部条例就是这样明文规定的,然后因为那本备受争议的中国野战炮兵史被人截图贴了出来。至于牛的挽力,他基本也是套15的体重挽力公式。

    知道怎么样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秦军此时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甄平算是揣摩到一些原理,故而建议以两头重牛挽曳而不是四头。

    “父亲,行与不行,大可一试。”王贲不知者无畏,脑子里也没有条条框框,他更倾向接受甄平的建议,这样做的结果是二十万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