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内地几次,我想我对内地的了解肯定要比你们任何人都深刻。”
随后郑浩龙开始了回忆:“还记得我第一次去内地的时候,内地就像我们大家印象当中的那样,非常穷,穷到我根本没办法想象这是我的家乡,在这个大国的首都,居然没有安排我住的地方,所以我后来才给了燕京当局一千万美金让他们重新建个高档酒店。”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郑浩龙自问自答,“这是我父亲的遗愿,但更重要的,是我也想回归祖国,也想和祖国并肩站在一起。”
这时郑浩龙一转话锋接着说道:“不过那是七年前的事情了,就在去年我再去内地的时候,我已经完全认不出来那是内地了,不仅路更宽了楼更多了,最重要的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活力,一如二十年前的港城一样,还有燕京当局官员的改革态度,都让我相信,内地未来是有大作为的,我也相信我们港城回归也是有好处的!”
郑浩龙的话就像是一颗重磅炸弹,炸的现场一片哗然,可大家还来不及去想郑浩龙为什么会这么说,紧接着又有人站起来了。
这次站起来的人是李成,他也拿起话筒说:“诺德里曼先生和老师说的都太好了!”
李成开口就为自己定下了基调:“从50年搞塑胶厂开始,我已经创业四十年了,我说我是跟着港城一路成长起来,见证港城了的沧桑变化,这没有问题吧?不过也正是因为我是跟着港城一路成长的,我才更明白港城问题的所在。”
“说我们港城的经济繁荣,这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我们在全世界都是能排得上号的,但这也并不能掩盖我们有致命缺陷的事实。”
李成说:“正如这位内地的周铭先生所言,缺少底蕴,背后没有一个大国的支持,是我们存在的最大问题,这点在之前那次股灾当中已经暴露无遗。”
“那次股灾的影响是全世界,几个金融中心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我们港城,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其他地方背后有一个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