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这里的情况跟关内大致也差不多,但因为人口不及关内缘故,所以只一处卫学。
卫学就在文庙边上,经过文庙的时候,李永芳特意顿足介绍,是说他任抚顺守御时特意筹资修建的。
熊明遇听后,对李永芳好感顿时大加。原以为只是个武夫丘八,不想竟也如此重视孔圣先贤。
卫学里肯定是早就接到通知了,良臣他们进去时,耳畔传来的净是朗朗读书声和老师们中气十足的教课声。
李永芳陪着熊明遇看了两处课堂,熊明遇不住点头表示满意。良臣也不能不表示,满脸微笑,时而深情看着学生,时而用力点头,似是从这些孩童身上看到了大明的未来。
来到最后一个教室时,良臣却有些怔眼,因为他发现里面正在给孩子教课的竟然是个熟人。
这个熟人对他可不友好,乃是当日随阿敏、札萨克图在北京茶馆外搬出大义训了自己一通的那个建奴。
此人叫斐度,女真老姓赫舍里家的。
这斐度也是运气好,跟着舒尔哈齐上京做通译回来后,就被调来抚顺卫学做了教长,结果躲过了黑扯木一劫。
这个教长相当于关内书院的山长,是卫学教谕的副手。按理卫学教长怎么也轮不到一个女真人来做,可是抚顺地处边境,境内除了汉民外也有不少女真人。这些女真人跟汉人一样将自家孩子送到学堂求学,很多女真人实际已经跟汉人毫无区别,世代居住抚顺,压根不将自己当女真人看待。
圣人云有教无类,不但抚顺这里,辽东各地的学堂都接受非汉族子弟入学。很多人学成之后,也能在汉人的官府谋得事做。斐度就是这么成了通译,成了抚顺卫学的教长的。
斐度知道外面有官员们在观看,但却表现的一无所知,很是卖力的给下面的三十多个孩子授课,倒没发现那个被他恐吓要扭送官府的小子。
因是最后一间了,李永芳有意请熊明遇进去看看,正要说话,却见边上的魏良臣眉头皱起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