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司礼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这马屁,咱家受了(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父亲是八拜之交,凭什么不见他!

    而且,他到底做错什么了,你赵南星要这样对他?

    即便他真有错,但官至礼部尚书,你赵南星是吏部尚书,大家虽然辈份不同,可却是同朝为官。

    如此作为,又岂是同僚之理!

    就此,魏广微也是对赵南星彻底寒心,索性就拜了二叔当干爹,从此成了“外魏公”。

    此人还算是有情有义的,杨涟等人被捕虽然是他参与策划,但魏广微却不忍杨涟他们被仗死,上疏求情,想让杨涟他们从厂卫移交法司审问,依法定罪。

    此事让当时被东林党逼急了的二叔为之不快。后来因为见到二叔对东林大清洗,死了不少人,魏广微心下愧疚,自个给辞了官。结果崇祯上台后,愣是把他列入逆案之中。

    故而,细论起来,魏广微也是个不错的人。

    魏公公看重魏广微的原因倒不是此人是个有情义的人,而是此人真有本事。

    这个本事不是指拍马屁的本事,乃是处置政务的本事。

    原先,内阁起草圣旨,只出于首辅一人之手,其他人只是参预议论而已。

    这就决定阁臣大多只是“帮闲”性质,有好事一起担,有坏处首辅扛。

    遇事不关己,高高挂上。

    魏广微深知此举弊端,因此建议二叔,令内阁大臣分别责任,和所管各部建立直接联系,从此政权有了分工。

    此策沿至明亡,及至伪清军机处,总理衙门处,甚至于后世常委负责制,都在引用。

    良臣前世的领导责任制,其实就是魏广微此策的衍生版。

    对有本事的人,魏公公从来都是要抛出橄榄枝的,况这位也是老魏家的人,天然亲。

    却困惑魏广微做的是南京礼部侍郎,怎么突然跑到北京来了,且还出现在郑国泰府上。

    心中疑惑,却不便询问,便笑道:“魏大人在南京任职,想必极苦。”言下之意是说南京那里都是空机构,用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